第116章(2 / 3)

……

林希微第二天就没在医院守着了,因为工作真的离不开她,而且李从周受伤了,一堆人来看他、照顾他,在医院也有医生照看,她还是回到项目现场好一点。

她用 Hotmail 回复了美国律师发来的邮件,这时候的拨号上网信号非常不稳定,而且邮箱有容量限制,很多人也没有开设邮箱,所以工作上的资料交流还是依托于传真机。

林希微回完邮箱的邮件后,突然输入了陈淮越去年申请的邮箱账号,给他写了一封简单的邮件,她忍不住想笑,很多年前她给他发传真情书,随着时代的发展,她可以用电脑给他写东西了。

“陈总,展信舒颜,蓝花楹疯长的季节,鹭大的相思树也开花了,前天路过左海公园,就在想我们下次带川川来玩摩天轮,鼓山缆车能坐两个人拍照,川川坐不了,但我们可以坐,只是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忙完手中的工作,我刚买了一杯咖啡,很苦,在开工之前慢慢地喝一分钟,不知道为什么又想起了你,你会怎么说呢,你肯定觉得这是一杯廉价难喝的咖啡,不及你煮的万分之一。”

第65章 逢场作戏

项目紧急,李从周也不敢在医院耽误时间,等伤口好转了些,就立马重新驻场,但他不方便打字,好在还有打字秘书和翻译在,只是这样流程就变得更繁琐了,进度也多少受到了影响。

省计委的徐主任和市经贸委的林主任进来时,林希微正蹲在已经罢工的传真机前,有些烦闷地托腮,但又没别的办法,只能起身去打电话告知对方需要重新传。

李从周笑了下:“应该是太烫无法运转了。”

林希微:“今天用了 10 卷热敏纸了,超出负担了吧。”她心中叹气,“昨天不仅卡纸,查的时候还漏发了,被这几台传真机气死了,每天开工都要祈祷,不要漏发少发,恨不得给传真机上香。”

李从周不禁笑出声:“你们律所都是会电脑的律师,沟通起来还比较方便,有些项目的国营老律师之前还只会电传,背了一堆缩写来发件,要打孔,不然就要多费一笔钱请人来应用技术,跟他们沟通,也要时刻注意称呼,因为要按照行政级别的官员头衔来喊他们。”

承销商的律师开玩笑:“干法律的,不会新技术,现在看起来也没有特别大的影响。”

林主任的声音在两人身后响起:“在哪一行技术都很重要,像你们这批留过学的年轻人,能用英语跟各国各方沟通,不用翻译,更能开好项目协调会,又会电脑,做的材料好又快,我们国企这几年都在市场上闯,改制工作已在快车道上,急需人才。”

徐主任也道:“今年‘小巨人’工程名单下来了。”他把名单给了林希微,“上一回这样艰难,还是几年前玻璃厂在香港上市。”

林希微竭力抑制住唇角的上扬,之前需要她到处求人才能勉强得到的名单,现在能提前拿到了,她看着手中的名单册,有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也有省船舶工业集团的重组和人造板厂的并购……

她用不计报酬和长期坚持的高质量服务做敲门砖,终于打开了政府信任认同的大门。

省钢的负责人询问林希微一些问题,林希微应答入流。

因为所有的流程都是她亲自跟进的,尽职调查、访谈、底稿整理,和省钢总经理、监管机构、投行、审计的沟通协调,实地验资、多次抽查进度表、完工表,甚至省钢几千处资产的标签弄混,她都被迫重新核对,钢铁厂位置偏僻,过程中还遇到无数个没有先例的历史沿革法律问题,比如省钢有些业务属于特殊政策,缺乏许可证经营,再比如改革之后,土地从政府划拨转为上市需要的出让,还有一些新制度的设计,异议股东回购制度,她只能托关系,去跟各个政府机构咨询、研讨,最后再跟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