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希微还开玩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从华侨办离职时的梦想还实现了。”
“什么?”
“地产广告上都写满了兴明。”
倪知禾笑得不停,却也“批评”:“客户第一客户第一,希微,你为购房者考虑没错,但能决定业务是否给你的人是发展商,你审查太严,赶跑一个发展商,发展商口口相传,等于给杨兴亮做嫁衣了,就像你离职后留给他的那些客户和资料,你开了按揭的口子,他拿着兴明的名号去接。”
林希微靠在她身上,也笑:“倪律师,杨兴亮有爹妈老婆,我们要是被抓了,都没人能捞我们。”
“陈总啊。”倪知禾眨眨眼。
“你还不如想着陈教授。”
正巧一行人进来了会议室,林希微直起身,回头,看见了虎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林国峰主任、省计委徐明主任、省钢集团的企管处处长。
林希微上前打招呼:“徐主任,林主任,程处长……”她目光往后一瞥,“李总,杨律师,乔律师。”
她并不奇怪遇到李从周,这些都是 H 股上市项目,遇不到 H 股承销商李从周才是奇怪的事。
倪知禾跟林希微对视一眼,彼此无奈,春节前倪知禾差不多跑了一个月程处长的关系,好不容易才有了递交资料的机会,今天又多出了个杨兴亮,就跟还未定下的鹭贸一模一样。
程处长说:“倪律师,我看了你们律所写的项目建议书,很好,就是我们调查啊,律所创建时间太短,又一直在做房地产,林律师呢,以前在兴明,也是搞房地产业务的。”
倒是徐明主任看了倪知禾和林希微的履历后,笑道:“倪律师在北城做过 H 股上市,林律师公派归国,建议书写得有条有理。”
林主任也点头:“老程,看起来值得托付。”
这时候做项目相关官员的推荐很重要,但徐林两位主任听完杨兴亮的话后,也觉得杨律师值得信赖。
杨兴亮笑眯眯地接话:“是啊,法律人都是一家人,大家都是想为改革贡献一份力,选我跟选小师妹是一样的,小师妹虽然从没接触过证券市场,但她以前也跟着我做过金融诉讼、翻译,现在独立出去,也是非常有本事的,地产商都喜欢她,男客户嘛。”
他还看了倪知禾一眼:“倪师妹也是,北城的客户都能被他哄得服服帖帖,哪个上市项目谈不下,年纪轻轻就负责了这么多项目,我们鹭大真是人才济济。”
倪知禾气得太阳穴抽了抽。
这一段话真是内涵丰富,让领导瞬间获得信息:立达是没有任何经验的新律所,而这两位律师另创律所,似乎也不太光彩,专业声誉不好,而杨兴亮是有经验的律师,还带过其中一位女合伙人。
林希微笑道:“是啊,真怀念在兴明的日子,真是互补,杨师兄不会英语、不懂怎么写法律意见书,还好我会,杨师兄开不了市场,还好康师姐人脉广,撑起兴明,谁不说杨师兄厉害,从一群娘子军中当了主任。”
徐主任哈哈笑:“不会英语可不行,要在美国做发行。”
林主任:“杨太太女中豪杰。”
杨兴亮:“小师妹开玩笑。”他笑意不改,厚颜无耻,“我也很感谢我太太,贤内助,没有她,哪里有我今天,上回明雪跟程太太一同交流育儿经验,收获良多!”
程处长点点头:“是啊,没有杨太太我们哪知道水奶可比奶粉好,还有纸尿布的牌子……”
李从周把话题引了回来:“工作语言是英语,承销商的负责人除了我外,都不会中文,即便现场机构有翻译,但中介机构之间完全用英语。”
林希微趁机给徐主任讲她们给轧钢设计的股份公司结构,她们做了很长时间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