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2 / 4)

李氏也不觉得臭,接过去埋在堆里,答道“是啊,我看那些媒婆不是最爱说天造地设的一对吗,以前觉得都是媒婆瞎掰的,天造地设的一对哪那么容易就能出现的?可是看二郎和二郎媳妇,别说,可不就是?”

王静怡害羞的把头低下,被别人当着面夸成一朵花还真是有些不好意思,不过她也只囧了一会,复又低头挖坑去了,麦子开始结穗,为了让麦子养料充沛,王静怡带着大家往麦地里埋些粪肥,她知道麦子是大家如今唯一的希望,因为水稻种子是梗在大家心里的疙瘩,平时买种子都是去镇上或者有里正代买的,今年,怕是得自己想办法了。

因为大家一起干活,村里的人仍住在一处,徐茂青和刘大汉不建屋子了,他们的任务是上山打猎,没有米面粮食,山里的猎物就是他们的口粮。

李大锤本来也要跟着上山的,可建造的是自家屋子,他不得不在场看着,哪些需要改进的及时说出来。他家已经没有老人了,而且村子的情况比阴山村差太多,和徐金兰商量两人决定在阴山村落户,故而建的屋子在徐茂青他家旁边,中间隔了座树林,建屋子的时候徐金兰希望两家近一些让王静怡劝徐茂青把竹林里的竹子全砍了,不过被王静怡拒绝了,竹林是果树林是她平时乘凉的地方,以后她还会在那儿带着瑶姐儿摘果子,讲故事,若砍了,瑶姐儿的童年会少很多乐趣,而且住得太近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儿。

徐茂竹的屋子在刘大汉隔壁,老屋是徐老头和赵氏建造的,当时建屋子的时候他就说不想回去,那里虽然有高兴的回忆,可也有悲伤的,他想换个地方重新来过。

李氏见徐茂竹那么说也要把屋子建在这边,可他家田地不少,到时下田干活不方便,想想也就放弃了,还选了当初的地基。

如此一来,本只有两家的脚下如今有四户人家,院落整整齐齐,看上去热闹许多。

“二郎媳妇,俺家的麦子长得不错吧?”说话的是一个和徐泽明差不多年纪的老头,他精神矍铄,很难看出身边的儿子都不在了。

“曹老伯,你家麦子好着呢,放心吧,交了税肯定剩不少,你好曹婶子吃是不用愁了!”王静怡认真回道。

“那就好,那就好!”

曹老头媳妇在地震中被砸伤了双腿,如今下不得床,在屋里听到王静怡的话偷偷的哭了会,抹了泪,眼里重现清明。

喂瑶姐儿吃了肉,王静怡最佩服自己的不是囤积了多少粮食,而是存了足够的盐巴,若没有盐她觉得就是再鲜美滑嫩的肉她都不会张嘴。

路上,徐茂青一手抱着瑶姐儿一手提着桶,“媳妇,等二妹屋子建完咱自己开灶给你弄些好吃的补补身子,瞧瞧你瘦得?”

王静怡摸了摸自己腰间的肉,貌似真的少了许多,她心里开心,“好啊,我看二妹他们屋子建好大家肯定是要好好庆祝一番的,毕竟都还没住过自己的新屋子呢!”

当时建屋子的时候就说好了,等屋子建好后大家就各自开灶做饭,毕竟都有自己家庭的人不一直搅在一起长了不好,穷困的时候在一起是互相帮助扶持,脱离灾难后再跟原始社会似的搞群居就有点讨人嫌了。

李大锤家上房梁的那天大家都停下手里的工作,先是把竹屋拆了,把竹子烧掉,没有美味佳肴,大家面前只摆放了一碗肉汤,有的还是用竹筒盛的,不过大家兴致很高,不知道谁起的头,聊着聊着都手牵手跳起舞来,到了傍晚大家才从兴奋中缓过来,离开的时候大家都有些恋恋不舍,毕竟大家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经历了最难忘的一段时光。

地龙翻身,村子里的人少了一大半,村口小店老板一家也不知道去哪儿了,看着光腾腾的屋子,王静怡眼眶有些泛红,徐茂青伸手拭去她眼角的泪痕,他媳妇之前一直没进来瞧过,如今看到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