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她英气的眉,重新画成温婉柔和的柳叶形;替她敷上粉,遮掩住她晒成麦色的肌肤;盖住她原本的唇形,将其描摹得如同朱樱。镜中的她一点一点变得柔美动人,也逐渐变得陌生。
端惠蹙眉,起身推开了她们,径自走到盥洗盆前,掬起一捧清水洗尽铅华。
喜婆惊得瞪大了眼,连忙劝阻道:“殿下,这不合规矩……”
“盖头遮着,没人能看见。”端惠语声淡淡。
她透过铜镜中映出的面容,看见了世俗对她的规训那个全天下女子共同的命运。
成亲以前,她们如园中百花盛放。有的敢爱敢恨,全凭一颗真心待人;有的才华横溢,诗词歌赋不输男儿;有的勇敢独立,向往着走出庭院见识别样的天地。
成亲以后,她们却都只剩下了一种模样。她们温柔宽厚,善待妾室,以免落下善妒的骂名;她们藏起诗才,收起文赋,事事不敢胜过了夫君去;她们走出了娘家的庭院,却困囿于更深的后院,忙于打理家中琐事,再记不起少女时曾怀揣的愿望。
世上的女子皆是如此,她改变不了她们的命运,但她可以改变自己的她不会成为世俗想让她成为的模样。
喜婆仍旧顾虑重重,继续劝道:“可洞房花烛夜,谢将军总是要掀盖头的。”
“他不会介意的。”端惠微微勾起唇角,她想起来春猎时他站出来,指明围猎的第一名应当属于她;想起摘月楼失火时,他冲入火场陪她一起施救。她回答的语气分外笃定。
她之所以选择嫁与谢元清,是因为她可以不施粉黛,不必祈求夫君爱怜;可以披坚执锐,继续掌一方兵马;可以直言献策,不须有意收敛锋芒。
她可以永远是端惠,而不是就此只做将军府夫人。
第42章
将军与公主的大婚,自然是京中的一桩盛事。这日罢了朝,迎亲的……
将军与公主的大婚, 自然是京中的一桩盛事。
这日罢了朝,迎亲的队伍敲锣打鼓,绵延得看不到尾。百姓们纷纷围拢在街道两旁观礼, 争抢撒出来的喜糖和喜钱。
谢元清身穿锦绣鸳鸯大红喜服,墨发以金冠赤带高高束起,所骑的汗血宝马脖子上亦系了红绸,衬得他温煦如贵公子, 不似平日里那般凌厉张扬。
热闹归热闹, 但人潮太过汹涌, 难免会有踩踏推搡。顾景曈怕伤着了姜阑,并未带她挤入人群中, 而是在临朱雀大街的茶馆二楼包了个雅间,于这个视野极佳的位置静坐观赏。
今日天公作美, 晴空万里无云,于这个盛夏时节而言, 却未免有些过于炎热了, 好在还有丝丝缕缕的凉风自窗牖间袭来。姜阑捧着一碗酸梅汤, 碗中冰块被暑热消解,融得越来越小, 渐渐于汤中隐没不见。
底下喧闹人声遥遥传来,嘈杂得听不真切。唯她仰头一饮, 碎冰碰壁,清清灵灵地撞进顾景曈耳中,叩响在他心上。
浩浩荡荡的人马向宫城行去, 前往迎公主的花轿。一盏茶后, 队尾终于转过了街角,喧嚣尽散。
白露看够了热闹, 捧着一大把糖跑上来,献宝似的奉到姜阑面前:“我抢了好多喜糖,姑娘看看喜欢什么口味?吃了也好沾沾喜气!”
“你这丫头!”蒹葭追在她身后,轻斥一句,“多稀罕的东西,也值得来扰一遭姑娘!我们晚间要去将军府吃喜酒,还能少了喜糖不成?”
“你别训她,难为她一番心意。”姜阑轻笑着拦下,从糖果堆中挑出一粒来,“我尝尝这枚桂花糖吧。”她纤长白皙的手指轻巧地剥开糖纸,震颤出一阵悉悉簌簌的细响。
她言行回护,白露愈发得意,回过头冲蒹葭骄傲地挤眉弄眼。
顾景曈将几人的互动敛入眸中,清冷眉眼微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