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2 / 2)

不在,否则她肯定不许我这么干!又要说什么‘姑娘身份尊贵,不能随意让外头的人窥见容貌。’”她板起脸捏着嗓子,像模像样地学起来,逗得姜阑止不住发笑。

白露继续道:“大人与姑娘的家乡都是扬州,我早就想亲眼见识一下,扬州究竟是什么模样的。蒹葭跟我说,她在书里读到过,扬州的月色极好,有两句诗叫什么‘天下明月夜,三分在扬州’……”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姜阑道。

“对对对,就是这两句。”白露托腮问道,“姑娘,不同地方的月色,竟然是不同的吗?”

姜阑不答,只道:“待你自己去看过,不就知道了?”

“也是!等我陪姑娘先抵扬州,再至余杭,回去将各处景致说与蒹葭听,定然令她眼红不已!”

姜阑似乎明白了什么,笑吟吟地瞅她:“我们才出来半日,你这就想她了?”

“我哪有!”白露急忙反驳,“我巴不得她不在呢!省得成日有人在我耳边念叨‘这个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我们府里哪有这么多规矩,烦都烦死她了!”

姜阑笑意更甚:“可你说了这一路的话,没有一句不在提她。”

“姑娘”白露抱住她的手臂,气鼓鼓地为自己正名。“我跟在姑娘身边就最开心了,一点都不想她!”

见她这般撒娇使赖的模样,姜阑无奈地轻笑出声。

此前顾父顾母从扬州赶到京城,总计走了十日,毕竟二老年纪大了,禁不住奔波颠簸;姜阑的行程紧些,从京师回扬州,只用了七日。

顾府的马车停在了姜宅大门前。

姜家的下人不多,姜氏夫妇赴京时,几乎全带走了,只留下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吴看门。

老吴从前是伺候姜老太爷的即姜振海的父亲,姜阑的祖父。他虽是奴仆,当时在家里说话却颇有些分量。

如今姜老太爷已然仙逝,时过境迁,他也渐渐同岁月一起被遗忘。

老吴原本在门房打盹,一见这么大的阵仗,立即惊醒过来,忙不迭地出门相迎。

那贵人由婢女扶着下了车,他不敢抬头去看,唯恐冒犯了对方。贵人缓缓向他走了过来,锦绣织金的绿裙与洁白无瑕的狐裘映入他眼中。

只听那贵人笑问道:“吴叔,八年未见,你便不认得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