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稚子身上?,但是这些可怜女子听了后,一个个也?没有分辩,她们只?是哭,所有人?都用?身体护着孩子,皇后泣不成声:“妾的丈夫,是做错了,可妾的孩子,是无辜的……若孩子活不了,妾,也?活不下?去了……”

除了她活不下?去,其余后妃也?活不下?去了,事实上?,若非有这个孩子,早在隆兴帝被赐死的时候,她们可能就活不下?去了。女帝看着这些哭泣的可怜女子,她心中长叹一声,当初给隆兴帝挑选后妃的时候,她只?挑性情柔顺、循规蹈矩的女子,以为?这样,后宫就不会起?争端,可是,后宫是没有争端了,但也?害了这些以夫为?纲的女子一生。

她盯着被皇后紧紧拥着的两岁稚子,稚子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睁着一双眼睛,好?奇看着母亲和姨母们哭成一团,他的样貌,像隆兴帝,又有些像李楹。

一念成魔,一念也?可成佛。

女帝咬着牙,最终还是带着金吾卫,拂袖而去。

只?有神龙殿的侍女知道,当日夜间,垂垂老矣的女帝一夜未眠,泪湿枕巾。@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

隆兴帝的遗腹子,就这般战战兢兢活了下?去,虽然他是女帝在世上?的唯一骨血,但女帝对他不闻不问,还是他的母亲给他取了个名字,叫李徵,徵者,明也?,寓意明辨是非,希望他不要像他的父亲一样,为?了权力?泯灭良心,终至做下?无可挽回的错事。

女帝不给李徵请老师,汤泉宫里的后妃就自己教他,而李徵其父虽然帝号被废,但好?歹是太昌帝和女帝两位帝王的孙儿,却一直连个郡王封号都没有,等到?李徵十岁时,有一善于揣摩上?意的御史上?了一封密疏,请求女帝将李徵立为?皇太孙。

密疏里是这样说的:当今朝堂,因为?立储之事议论纷纷,李氏皇族和姜氏皇族都虎视眈眈,但无论是哪一边,都不是女帝骨血,对于姜氏皇族来说,女帝是姑姑,自古也?没有给自己姑姑建庙祭祀的,而且大周立国百年,李氏皇族根基深厚,将皇位传给姜氏,宗室不服之下?,恐会天下?大乱。

再者,对于李氏皇族而言,女帝是抢夺他们天下?的眼中钉,等女帝一驾崩,恐会被他们立即清算,到?时国策皆被废除不说,姜氏一族也?难逃灭族命运,而姜氏为?了不被灭族,恐怕也?会举起?反旗,同样会天下?大乱。

所以从现实角度考虑,立有姜氏和李氏共同血脉的李徵,是最佳选择。

但女帝看到?密疏后,勃然大怒,将奏疏掷到?地上?,并?斥责那御史为?哗众取宠,将其贬出?京师,自此,无人?再敢提立李徵之事。

只?不过,虽然无人?敢提,但还是有人?将李徵当成肉中刺,没过多久,汤泉宫就莫名失火,要不是皇后拼死相救,李徵就葬身火海了。

饶是如此,火势太大,将太昌帝亲自题字、李楹亲自命名的忘忧亭都熏黑了,匆匆赶来的女帝抚摸着忘忧亭的亭柱,她默然片刻,然后对怯生生躲在皇后身后的李徵招了招手:“过来。”

李徵已经长到?女帝肩膀高?了,他胆战心惊,发着抖走到?女帝面前,仰着脸,看着这个他世上?最亲近的人?,小声喊了句:“陛……陛下?。”

他甚至不敢喊一声祖母。

女帝沉默看着他,她伸出?手,刚刚死里逃生的皇后和妃嫔们跪倒一片,哀求道:“陛下?!”

女帝并?未理会她们,只?是伸手,擦了擦李徵脸上?被火熏黑的烟尘,透过李徵怯生生的眼睛,她恍惚间,看到?了很多人?的影子,有她丈夫的,有她儿子的,还有,她女儿的。

她沉默半晌,说道:“孩子,从今日开始,你就是大周的景城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