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1 / 2)

冯氏脑子里嗡嗡作响,好半天都没有回神。

边的张嬷嬷扶着她坐下,一边安慰;“也是好事,女儿们成家,总归是好事。”

冯氏喃喃:“那蕊姐儿怎么办?侯府那边怎么办?”

张嬷嬷也犯难了。

冯氏焦躁说:“可是,侯夫人看上咱们家女儿了。”

杜良镛:“你不是说侯夫人十分喜欢珍姐儿吗?”

冯氏又气又急:“可珍姐定亲……“

她话说到一半,珍姐儿的亲事说定了,但没完全说定,也是老爷和故交口头说定了。

冯氏见杜良镛丝毫不以为意,问:“那怎么办?侯夫人是看上咱们家的女儿了,如今珍姐儿的亲事,也是口头应了,宜姐儿的你连王府的信物都收了……”

杜良镛瞥了眼夫人,不明白她有什么好纠结的。

但依旧安慰她:“这有什么,定亲了那就是定亲了,说明你这个母亲品行端正,一家有女百家求。侯夫人会理解的。”

冯氏听得心里高兴,但心里气恼,我和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吗?

这不是……

第007章 她是谁啊

杜从宜在加班加点,争取上元节之前,将这幅画完成。

她一边还防着冯氏给她定亲事。这天午饭时候,冯氏召集她们,然后说:“今日叫你们来,也是为了说一件事,小四的亲事,你爹爹也定下了。”

杜从宜茫然看着她嘴巴张合,一时间都听不到她讲什么了。

好半天才回神,她真是千防万防,防着冯氏。忘记杜良镛这个人才了。

真是大意了。

杜从珍见她呆滞,推了一下问:“四妹高兴傻了?”

她还茫然跟着点头。

冯氏:“你爹爹早上回来说,端王府虽然人口众多,这位是庶支的独子,但身上也有爵位,再好不过的亲事了。”

杜从宜低着头,不知道杜良镛发什么疯,突然攀上这么高的人家。

按照冯氏两个女儿的亲事,都不算显赫。

他怎么这么神奇?嫁女儿居然能节节高升。

杜从珍听着嫡母说小四的亲事,再对比自己的亲事,就觉得自己的亲事有点上不得台面。

冯氏也是挑明了说:“珍姐儿的亲事,也是你爹爹和故交说定了,宜姐儿的亲事王府那边已经交换了信物,算是定下了,只等着王府的人下帖子了。亲事定了,我心里的石头也落下了。”

杜从珍只在去年十一月相看过一回,匆匆一面看着并不富裕,人也单薄。

对方还在备考,起码要等明年考完才能成亲。这会儿听冯氏这么一说,她心里酸涩难忍,既然端王府里那么着急,她的亲事是不是也能有变数?

再想起前一日赴宴,遇见的那些贵妇人,都亭侯夫人对她的赞赏,她脑子里开始为自己的亲事,想办法了。

都亭侯府,那是她从前做梦都不敢想的高门显贵,如今有一丝可能,她都不想放弃,毕竟是自己的前程。

从正院里回来惠安几乎喜极而泣,杜从宜麻木地听着她跪地祷告,她无奈问:“你说,我要是不同意这门婚事,怎么办?”

惠安吓得要命:“祖宗!可不能乱说!”

和她一样惊讶的也有赵诚。

赵诚过年这几天过的十分辛苦,三更起来祭祖,二更就要起来准备,他浑浑噩噩跟着,除夕夜几乎一夜没睡,等好不容易睡了两天,结果初三开始要去拜年,每日清早起来出发,夜晚才回来,他真怀疑,这是什么品种的古人,这么耐熬呢。

初六终于可以放松睡一天,结果一觉醒来,过小年正院里吃饭,老王爷给他头一棍,“小五年纪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