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娘,你可真是稀客,咋今儿有空来我这哩?”
这时刘小妹出来,搬了两根小板凳放在门口,让杨氏和她娘坐,自己则去厨房做饭了。
杨氏坐下笑道:“我是从下塘集来。来喜让我给你们带个信儿,叫你们再送些货过去铺子里剩不多了哩,前儿有个商人拉了好些走了。嗳哟!小妹娘,瞧你家二顺的手艺,如今可是派了大用场了,编的东西卖到老远的地方去了哩。养了这么能干的儿子,你要享福喽!我家长河常在家说,刘胖子真是好福气,四个儿子个个能干,闺女也讨喜!”
小妹娘和刘三顺听了都十分高兴。
小妹娘高兴之余,诚心实意地对杨氏道:“那也是多亏你那娘家侄子他是个灵泛的,会卖东西,这才能把二顺编的东西卖出去哩。我听小妹和三顺都说过,这个来喜很有本事,换个人不能卖的这么好哩。”
杨氏就笑得满脸开花:“这娃儿是有些灵巧的心思,不过就是性子跳脱了些,不大老成。唉!他在集上做生意也苦的很三餐不全,吃饭老是糊弄。他跟我说‘大姑早点搬到集上来吧,我就有地方吃饭了,!你听听这娃儿说的多可怜!可我们哪里会搬到集上去哩,这不是瞎指望么!他姑父笑他‘想吃热乎饭,早点娶个媳妇不就成了,!”
小妹娘笑道:“这话说的对,他要是娶了媳妇也能多个帮手,准能把生意做的更红火。”
说着起身搬来了针线小簸箩,随手拿起里面纳了一半的鞋底子,一边做针线一边跟杨氏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