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书中提到,这门秘术的修行分个层次清光如缕,清光成溪,奔涌若河。
卫鸿只得第一境尔。
内视观瞧艰难调养道躯的一气清光,卫鸿心中暗暗思忖,
“这道秘术若要尽快修成,少不得各类修道资粮的填补,看来从崇和府得来的那一捧玉圭沙与支紫云芝终于能派上用场。”
他翻动行囊,将这些法物取出,席地炼化起来。
半个时辰不到,玉圭沙与紫云芝中的灵韵尽数被榨取干净,仅仅余下些残渣。
卫鸿看着十七缕如流萤飞舞的一气清光,微微皱眉。
这却是个吃资源的大户。
要炼成清光成溪,至少要一百零八缕,而若是渴求奔涌若河的境界,更是要千六百五十缕。
没有势力的支撑,这哪里凑得出?
散修求道之艰难,可见一斑。
即便是得了道法,又能修持至高深境界,如何筹措到资源又是一个坎。
纵使日久天长迈过这关,青葱岁月也早已蹉跎,谈何奢求上境。
卫鸿长出一口气,只好将希望寄予余化元他们,希望此辈行事能顺遂。
琼华道,崇和府。
城门前,人流如织,络绎不绝。
往昔面有菜色的劳苦大众,今时看来竟红润许多。
一个二个的走在道上也不似以前那样麻木,而是洋溢着一种勃勃生机。
细细观瞧,队伍中运入城的物事,多是些奇石、水沙之类的怪异之物。
这些东西,不能吃也不能用,看着似乎也无甚美感,令人不禁十分疑惑。
城门上头,余化及慢悠悠挥着羽扇,与旁侧按着剑、站得笔直的钟明旭说着话。
“杀士绅地主,分田粮屋舍,效果真是令人惊愕啊。”
钟明旭不由慨叹,目光在送来的物事上不断流转,寻找着可能的灵物。
“凡民的热情,很高涨。”
余化及闻言,点点头,朗声道。
“我等别的先不说,分出少许田亩屋舍以安其心,取信于人。再分粮,可使其无后顾之忧。
“这二件事做了,再令其开掘灵材,奉上古物,阻碍可就很小了。”
钟明旭见状,还补上一句。
“再挑一二个运道好的小子,在众人面前重重封赏,想来更能令人热血沸腾。”
说罢,他侧首朝余化及看去,正巧撞上对方的目光。
双方相视一笑,余化及应了一声。
“然也!”
源源不断的灵材在汇聚,数目之大,超乎寻常道人的想象。
第四十五章 硕鼠
有心攫取资粮的卫鸿往明和道走了一遭,发觉当地协办此事的人手只是初至,未能建功。
于是,卫鸿当即回转安顺道,在他想来,余化及在此地盘踞良久,该是能有些收获。
云雾当空飞腾,他不多时便能见着安顺道的府城。
崇和府,小巷。
十余岁却面目早衰的汉子带着个十四岁的少年亡命奔逃,他们身后,几个差役正在追索。
二人七拐八绕,好不容易才暂时甩开身后的索命恶鬼。
老父依靠在墙角,大口喘气。
稍稍缓过来后,他对儿子哀叹说,
“你这块玉可是害苦了我们啊!”
少年紧紧抿着嘴唇,神色却是刚毅。
余仙师张贴榜文,所求之物甚多,赏赐丰厚,在榜首的是一块玉。
说是叫什么,阳和暖玉。
他不懂文字,好在旁边有人负责大声讲解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