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脉一重至开脉二重的关隘,就是要借着清气与浊气之间微玄的联系,以清气炼出浊气!
简要总结,此境的蜕变就是以强盛浩大的清灵气为引子,在芜杂元气中筛出一点与几相合的浊色。
而后,修行人要将这一点阴浊气机纳入体内,在气脉中运转不断。
穿过经络秘窍,受此反复浸染后,道人则可自元真中运炼出一道先天真息举炼化这点合乎于自身的浊气。
有一点为道人本我所贯彻的阴浊之种,便能以此为核化生出一口坤地浊气。
至此,运炼坤地浊气,引动气、神、身者的蜕变,此境便可成就!
卫鸿调息养气至顶峰状态,不再踟蹰,而是彻底放出周身清气。
四十九口光耀煊赫的灵气跃动吞吐,在天地间弥散的元气之中搅动出一口浩大的漩涡。
清气如磁石,在沙土中搅扰不断,吸附起一粒粒铁砂。
这“铁砂”,就是卫鸿所需的阴浊。
不同人修不同法,这得来的阴浊之质自然也大相径庭。
好在有清气做引子,此时就不需劳动心神点点剥离运化,凭本能大力催发即可。
一缕缕幽深难度的沉浑气机自斑斓万彩的元气中分离,往清灵气飘去,却又被卫鸿动念隔开。
这便是第一个难处,把握好阳清阴浊之间,吸引与排斥的度量。
火候未至时,清浊二气相交,各自便都混杂了。
清气倒还好些,与卫鸿宝相合,只稍稍一滚动,便如火烁金,又可恢复夺目光彩。
而本就渺小微弱的阴浊之质受清气一重,须臾就被泯灭,乱了质地,再也不堪使用。
打个比方,这一步的难处就是既要用磁石来吸摄铁砂,将之从茫茫沙土中分离,又要在二者贴上之前定住铁砂,不使两者真正相撞。
对于此处的秘药,各门各户也都有些捷径与秘法,前人的经验与教诲极是重要。
卫鸿倒是不大需要这些。
以他的元气操作与辨析的基本功,这一步莽过去就完事了。
卫鸿心念稍定,便在缕缕幽深浊质飞奔而出扑向清灵气之际,将他们精准而轻巧地剔出来,聚拢到一处。
二日过,阴浊之质汇成小指大小一团,作为种核之用,却是够了!
第二百二十七章 蜕变
看着眼前这一点承载着破境缘法的阴质,卫鸿呼吸数次,吐故纳新。
心神安定后,他捉来这点浊质口吞入腹中。
凉沁沁阴浊之质入体,从喉管滑下,穿过食道来到胃中,收束成一颗小小圆珠。
在此中盘旋数刻后,阴质溃散作千百道牛毫细针,透过胃壁,来到了交错纵横的气脉之中。
气脉繁密如网,如河道般宽阔坚韧,承载起这一点微弱浊质来轻而易举。
在阴浊之质纷飞游走时,卫鸿心分二用在神阙大穴之中。
随着一阵闷雷声滚过,诸多隐秘窍穴齐声振动,鼓荡着元真,缓缓熬炼出一道窈冥难测的真息来。
真息如蛇而动,衔尾追击,在气脉中一点点吞吃掉阴质。
半日功夫,化作散沙为气脉所侵袭的阴质被吞吃殆尽。
那一道真息吞没阴质后,如在无形的气韵中填充了有形的骨,稳固下来,渐而化作阴质的形状。
深深华光透出,沉凝浑厚而与卫鸿本真相合的一点阴浊之种在此刻成就!
“接下来,是壮大这一点浊种,直至其分量称得上一口阳浊气,那时才罢休!”
卫鸿眼中透出精芒,半点也不觉疲惫,反而如饮甘霖一般振奋至极。
破境之路走许久,最难之处已然堂过。
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