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赵锐说,按规则他是淘汰了,但这事儿的责任在我,跟他没关系,他是为了救我,否则他根本不可能淘汰,他平时的训练成绩你也看到了,能拿自己的命换战友,这样的兵你不要,你还想要什么样的?

单军把说说尽,但是赵锐也只能告诉他:结果已经定了。

选拔有它的一整套体系,秩序,不是个人能更改的。制定了规则,意味着必须执行,一视同仁。

“你们设这个套,就是为了淘汰能为战友换命的兵?”单军急了。

“不是。”赵锐冷静地说。“如果这是真实的战场,它想让你们在任何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活着。”

“昨天的情形,你们本来有机会一起活下来。你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将榴弹扔远自救,他为什么本来可以有效地拯救战友却先牺牲了自己?你们都失去了最冷静的判断。”

这场测试,测的就是危急关头的心理素质,爆破时间被精确计算过,如果能足够冷静,迅速反应,不至于被淘汰。牺牲自己保护战友是宝贵的,但对于完成任务来说,这种牺牲在当时的条件下,本可以通过更正确的处置来避免。真实的战争是残酷的,正因为残酷,所以需要人性,更需要理性。

这样的矛盾,也是当时部队思想中的迷惑。现代战争以人为本,观念变了,军队的思路也在变,在和国际军事思想融合的过程中,人的生命在战争中得到最大尊重。为了完成任务不惜一切牺牲的旧观念正在改变,部队的演习和训练也在摸索。但是这个过程也是漫长的。

“他是一个军人,是军人能够理解这一点。行了军军,回去吧。”

“可他千辛万苦才走到现在!”

“当特种兵,不是他唯一的路。”

单军还要争辩,被门口一个声音打断:“报告!”

两个人都回过了头。

周海锋站在门口,眼光却没有看单军,而是朝向赵锐。

他立正,向赵锐敬了一个庄重的军礼,神情甚至有些激动。目光望着他,声音一字一句,震动着胸腔:“首长好。”

赵锐微笑着注视他,眼神温和,而又亲近。

“行了,把手放下。见了我,不会只有这声首长吧。”

“……锐哥!”周海锋声音难掩激动,喊。

单军惊愕地看着他们,吃了一惊:“……你们认识?”

“过来,让我看看!”

赵锐把周海锋叫到面前,打量着他晒得黝黑的面孔,伸手在他强壮的肌肉上四处捏了捏,满意地一拍他的胸膛:“不错,结实了!”

“……”单军瞠着眼,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两个人居然认识。

赵锐欣慰地打量着周海锋棱角分明的脸庞,他穿着军装的挺拔身影,这个身影,和他记忆中遥远的身影重叠了。

“小子,长大了。”赵锐感慨,眼神仿佛穿过了他,在眼底沉淀了。

“……你和你哥,是越长越像了。”

周海锋很小的时候就认识赵锐。

他第一次见到赵锐的时候,赵锐沉默地蹲下来,摸着他的头说,以后,我就是你哥。

是赵锐把他哥哥的遗物送到他家,也是赵锐在敌人的阵地,亲手扒回了周海钢的遗肢,埋葬。

周家当时所有的善后的事,都是赵锐跑前跑后,家里家外。对于这个垮了天的家庭,是他用自己的肩膀,把这个家撑了起来。之后每年,赵锐都经常看望他们一家,逢年过节,从来没有落下。不管家里碰到什么难处,都是他第一个赶来解决,他成了这个家的另一个儿子。直到他调去特种大队,长年在外地回不来,就委托别的战友,从不间断。

赵锐跟周海锋说过他哥哥作战的情形。赵锐告诉他,他哥哥是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