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您好!”文静礼貌地叫了声。

女人点点头,回了个微笑问:“考的哪个学校呀?我家小子今年也参加了高考,考的是京都师范大学。”

“我家丫头学习一般,向往京都,所以报了京都的学校,您是京都本地人吗?”邓秀珍没有说文静考的什么学校。

她不知道京都师范大学是什么学校,但总归没有京都、京华大学好。

人家前来搭话,主动报学校,肯定是觉得自己孩子考得好,要是来个比她儿子考得好的,估计心里会不舒服。

邓秀珍不想惹事,只敷衍过去。

“嗯,我们是京都本地人,有时间我带你逛逛,咱京都有好多景点,还有好多特色小吃。在京都住上一段时间,包准让你不想回去……”

第130章 、这娘儿俩到底有没有钱

“秀云,那条红黑条纹的领带你看到了吗?”一个男声传过来。

马秀云跟邓秀珍说了声下次聊,急忙跑回去了。

接下来两人的接触多了起来,马秀云又是个心直口快的人,邓秀珍很快就知道了她家的人员组成:婆婆前年生病走了,公公康信义现年62岁,是京六中退休老师。

哥哥康荣忠也是京六中的老师,教数学,现年41岁,有一个孩子在米国读书,妻子去陪读两年了。

马秀云的老公叫康荣立,夫妻俩以前在东关村做生意,因为上当受骗,资产亏光不说还欠了钱,然后家里的四合院被拿去抵债,再然后他们全家出来租房子住。

儿子康思强刚考取京都师范大学,正准备入学。

还有一个妹妹康伶俐是护士,今年28岁,未婚,思想特立独行,奉行柏拉图式爱情。

马秀云是个乐观大气的人,生意失利她没有埋怨,更没有悲观,而是第一

时间卖光家产偿还债务,积极鼓励老公去闯,说他一定能东山再起。

她每天早上六点就去胡同口的早餐店帮忙,九点回来后要洗全家人的衣服,做全家人的午饭和晚饭,还要打扫家里卫生,忙得跟个陀螺似的。

陪邓秀珍出去逛只是客气话,真去根本不可能。

邓秀珍和文静赶在开学前,把京都的一些著名景点都打了个卡,然后去著名的东关村。

在那里,有很多在蒲城很少见的物品,比如监控器,比如手机的某些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