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3 / 3)

月前夹在叛军之中,四处受制绞尽脑汁凑兵不同,殷胥一旦插手此事,这场仗就变得好打了起来。

也并不是地方变弱,不是自己兵力多了多少。

而是打仗的时候有退路、耗得起,有几条方式可以选,粮草不再是算计着给,更不是一旦做错了就再也回不了头。她觉得总算是能松了一口气,却也明白了为什么中军的将领大多以权谋为主。

长期在这个位置,缺少了在地方叫天天不灵的压迫感,缺少了绞尽脑汁拼一条生路的生涯,看什么都觉得轻松,都觉得有退路,对于将领来说只会渐渐懈怠。

殷胥在肃宗裁军之后,并没有大量的征兵,而是选择养精兵。与肃宗时期常年因为军衣、军甲的问题在朝堂上产生摩擦不同,他如今单在每个士兵头上花费的军费,大抵是先帝在时的两倍有余。

殷胥这样做,自然能从根源拉大朝廷军与叛军之间的差距,减少兵力的损耗,提高战争的效率。但就像是他自己也能意识到的,他的每一个决定实行下去的过程,必定要藏污纳垢,曲解含义。

如今下层对于军甲、兵器、攻城器械的追求,对于练兵本身的忽视显然也是个隐雷。

更何况崔季明觉得每个士兵头上分摊的如此多军饷,怕是会有不少地方士兵死后不报朝廷,名字依然在领着军饷,这些钱流入各层将领的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