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那去”。
孙淑婷退后了几步,向淑湘招手道:“湘姐,到大姐这儿来”。
孙淑婷看着自己的妹妹向企鹅一样晃悠着离自己越来越近,一边鼓励她一边慢慢的往后退。
在淑湘的耐心用尽之前,孙淑婷让她成功的扑进了自己的怀抱。孙淑婷抱着她,奖励的转了几圈,俩人开心的笑声洒满了整个院子。
第三章 炖梨
陪着淑湘练习走路,到她累了、没有力气之后,孙淑婷抱着淑湘和孙姨娘回到了内室。
孙姨娘让奶娘把淑湘抱到暖阁去休息,拉着孙淑婷的手,坐到了内室的美人榻上。细细的询问孙淑婷这半个月的情况,等到孙姨娘把自己想问的都问完之后,孙淑婷才慢慢的对孙姨娘道:“娘,今天我给母亲请安的时候,发现七妹不太好,好像得了风寒。”
孙姨娘疑惑的看了孙淑婷一眼,“是啊,今天我去给太太请安的时候,听说早饭都不爱吃了,怎么了?”
孙淑婷迟疑了一下,“我的意思是……我是说我书中看到过一个方子对治疗发烧、咳嗽挺有好处的,要不要告诉母亲给七妹用呢?”
孙姨娘听了更觉得疑惑了,但自己的女儿还是了解的,不会无的放矢,于是慎重道:“太太会请大夫开方子的,你从医书上看的方子大夫会不知道?”
孙淑婷就把大太太说淑湘嫌药苦,不愿意喝药的事告诉了孙姨娘:“方子很适合小孩子,承哥以前也用过挺好的。就是把梨子去掉中间的核,放入捣碎的川贝母,用竹签插好,也可以加点冰糖,炖烂后连梨带汤一起吃,平喘、止咳,效果良好,比汤药更容易被小孩子接受。”
孙淑婷觉得为了谨慎,应该只把川贝炖梨药方送过去,用不用全由大太太决定。大夫也不是白请的,总会慢慢好起来,其实小孩子不舒服不愿吃东西也是常有的。
孙淑婷把自己的顾虑详细的告诉孙姨娘,觉得让孙姨娘把关更放心些。孙姨娘能在当年直接以姨娘的身份跟随父亲上任,并平安的生下自己姐弟三人,处事方面还是有过人之处的。当年孙姨娘能够从众多妻妾中脱颖而出,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太夫人为进一步拉拢作为孙家供奉的外婆孙张氏,需要善待外婆的女儿孙婉儿(即孙姨娘);一方面进门2年多的大太太因为一些事情失去了自己婆婆和丈夫的欢心;另一方面就是孙姨娘作为大老爷孙志远的丫鬟多年,对大老爷甚为了解,能够细心、周到的服侍大老爷,而孙姨娘的细心和聪慧恰恰为太夫人和大老爷所看重。孙姨娘在贵州任上的六年,在父亲孙怀远心底留下了很深的印记,即使回到京都,仍然宠爱有加。
孙姨娘闭上眼晴细想了一下,认同了孙淑婷的处理方法,内心既有孩子长大的欣慰,也有孩子不再紧紧依靠自己的失落。
孙姨娘让守候在外室的大丫鬟含音取来纸墨,把药方写好晾干后递给含音:“你把药方去送给太太房里的于妈妈,说这是以前承哥儿热伤风用的药方,让大夫看看七小姐是不是也可以用,懂我的意思吗?”
含音接过药方,点点头:“奴婢知道怎么说。”就转身离开去了大太太的院子。
孙姨娘在含音离开后,拍拍孙淑婷的手道:“婷姐长大了,考虑事情也全面了。”欣慰的笑了笑,接着道:“婷姐,你要记得,吃的、用的这些容易出问题的东西,小心无大错。”
孙淑婷点点头,“我知道的,姨娘。”
孙姨娘想起教养嬷嬷的事,拍了一下手道:“你看,我差点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记了。”看着盯着自己的女儿孙淑婷接着道:“你离府的这段日子,府里从宫里请到了一位老嬷嬷要教你们姐妹规矩,具体情况姨娘知道的不多,有空的话你从太夫人那探探口风。”
“时间过得真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