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2 / 2)

楼兰王子在何处,想也知道。

行至街口,闻岱一勒马缰,借着照夜白转弯的功夫回头望去。层层铁甲也掩不住他在马上的挺拔身形,冰冷的兜鍪下,闻岱和舒宜眼神相触,眼睛一弯。不过短短一瞬,闻岱轻轻一摆手,终于回身策马,狂奔而去。

火光照耀之下,一地金银宝石,亮闪闪的。便有人率先抛下手中兵刃,上前欲捡。

八月廿九,遭遇突厥左将军,斩首八千,俘虏五千,所获牛羊马匹上万,右王庭逃散。

金耳环扯动嘴角,虚应了一声。大胡子却不察此问,卡了一下,立马说:“一定,一定!”

金耳环带着少有的耐心道:“五千甲兵就在城外,听得消息便能进城,与营地内的士兵里应外合。今夜之后,你的亲侄子就能上位,咱们继续在楼兰过快活日子,这还不好么?有何不放心的。”

北方的春日短暂,日子倏忽而过,转眼就到了秋天。

苍如松还想再劝,闻岱抬手止住:“带太多兵马,就成了在楼兰部面前炫耀武力,惹得他们平白惊心。且大漠之中,难保没有突厥贼兵,万一打草惊蛇,反倒失了先机。”

大胡子一拉他袖子,正欲说什么,金耳环不屑道:“汉人嘛,惯会推崇一些‘温文有礼’,‘礼贤下士’,都是些没用的美名。我看着,却觉得温驯得像绵羊。”

闻岱此时将帐内料理完毕,再次欠一欠身:“这几位奸贼,欲谋刺殿下,投奔突厥,动摇楼兰国本。我大桓泱泱大国,不欲西域起战火,结盟之心诚矣。还请殿下早做决断。”

闻岱淡淡一抬手:“将细作带进来。”

随后,则是持续不断的捷报。

他没能来得及说完,因为下一秒,闻岱猛然转身,抽出楼兰亲卫腰间长刀,一刀劈下!

“啊!”

转到金耳环和大胡子面前,闻岱沉声笑道:“今日识得二位英雄,真是不虚此行。不知你们的行装里带了多少美酒?待到来年长安城中,再与诸君共饮!”

越国公府早得了消息开门,牵马的小厮还不及送上一杯热茶水,匆忙滚鞍下马的闻岱便道:“领我过去。”

闻岱踏过沙地上斑驳血迹,脚步不停。楼兰国王刚下令诛杀叛乱者,而后将楼兰军队的指挥权交给大桓,短暂的动乱之后,一切又重归平静。

楼兰国王下定了决心,命人点起火把,亲上箭楼,预备向下喊话。

闻岱快速扫视一圈,也随之一笑,举起酒杯:“好说,这一杯我敬殿下!”

说着,闻岱对身后打了个手势。那三千兵马一直静默地矗在原地,半分多余的声息都没有,直到他手势一出,三千人又整齐如一地动起来,在副将带领下去了营地外围。

楼兰多年受突厥骚扰,早就不堪其扰,国书中称,愿提供兵马一万,及楼兰举国的防御工事,只求能长久屏突厥于漠北之外,大桓与楼兰,永结为好。屏退突厥后,楼兰愿举国南迁,只求大桓能庇护一二。

大桓这次派出的专职外交和谍/报人员,都掺在商队里,只作是寻常贸易人员。

正是繁忙的当口,忽听得外面一阵喧闹,似是有人拦住了什么人,随后便是越国公的声音:“让他进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