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晚上。
乔卿揉了揉饿得发慌的肚子,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去厨房给自己泡了一杯泡面。
但没舍得加蛋。
“每一个导演在成名之前都穷到要饭,”他心态还不错,还有心情对着泡面宽慰自己,“等我有钱了,一定要买最贵的镜头,请最好的演员,再让表哥进组当编剧给我打工!”
“哦对了,还要给泡面加两个蛋!”
三分钟的刺耳铃声响起。
泡面好了。
低头,嗦面!
乔卿其实很清楚,就连他们剧组内部的工作人员,也对《黄雀》这部剧能火不抱太大希望。
原因很简单,也无关剧情内容:仅仅只是因为它不是大制作、没有请自带流量的明星出演、也没有背靠什么有名的影视传媒公司。
放在当下的娱乐圈,这就是妥妥的三无产品。
身为导演,一旦剧扑街了,他承担的压力和责任也是最大的。
但乔卿就是不信邪。
他天生反骨,头上两个旋,只不过被一头卷毛遮住了看不太出来而已。
小时候算命的摸着他的脑袋,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妈这孩子不简单,将来一定会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还没等他妈乐多久,算命的就钻进旁边的新华书店,出来后一脸正经地递过来一本《刑法》,让他长大后务必熟读且背诵。
虽然他妈当场就黑着脸拉着他走人了,但乔卿一直觉得,那算命的其实算的挺准的。
毕竟现在满帆风天天念叨着他会进局子。
七点五十五分,乔卿咕咚咽下最后一口泡面汤。
一抹嘴巴,开播!
第 4 章
付光远在被乔卿拉黑之后,越想越气。
他从前是某影视大学的副教授,特别擅长讲国外的电影史,各种新浪潮先锋派达达主义信手拈来,随便哪个都能滔滔不绝地讲上两三个小时。
同时,他极度鄙视商业片,满心向往的都是上个世纪的电影美学,认为那是影视行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至于国内的,付光远不屑讲,每次都是两三句话带过。
即使最近国内有传言已经开发出了全息电影,他也认为是“小孩胡闹,不值一提”。
在刚开始跨界当导演时,付光远的步子还不敢迈太大,拍出的电影还算可圈可点;但在这之后,他就开始肆无忌惮起来,拍电影不再为了给观众看,而是致力于输出各种过时陈旧不合时宜的观点,搞审美霸凌
观众觉得他的电影不好看、不知所云?
那是观众没水平!审美不够,不配看他的电影。
众所周知,一旦一个中年老男人固执起来,那就跟中了邪没啥两样。
这几年付光远拍出来的电影,用乔卿的话来说,“狗都不看”。
曾经,付光远号称自己的梦想是“以一己之力,重现当初影视行业的黄金时代”,他有没有重现黄金时代不好说,但华国电影协会被以他以一己之力拉帮结派搞得乌烟瘴气,这倒是真的。
当初乔卿和他在剧组大吵一架,付光远因为被戳中了痛点,仗着自己是导演,气急败坏地让乔卿滚蛋,后来果不其然,电影上映后一片骂声,他却完全不知道反省自己的问题,反而愈发记恨起了乔卿。
这次在微博上看到乔卿和孔帆联合发的直播预告后,付光远还特意推了一场饭局,专门开小号跑到菠萝直播的直播间蹲守,就等着看乔卿的笑话。
他冷笑着心想,像这种小破剧的直播,肯定没多少人会看。
但万万没想到,刚开播,人数就达到了三千多!
正准备打电话嘲笑乔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