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3 / 3)

最后,还是冬生娘一拍大腿,挤到前面。这几个都是怂货,有啥等的,再等那水都沿着锅盖流到饽饽上了,还吃啥吃?她上前一把掀开锅盖,放到旁边,拿手把蒸汽扇了扇,往锅里看去。其实,她也好奇,做的时候吧,看着都挺好,蒸熟了得变成啥样呢?

有那胆小的躲到人后头,也偷着往里瞧,这要是给做坏了人家不得让自己赔吗?

索性锅里的花饽饽,虽说个别的有点歪了,但大体上都还过得去。毕竟是头一锅嘛。

将那歪了的捡到一边,其他好的都给捡到柳条笸箩里,等着晾凉。

有了第一锅打底,几个人底气足了不少。自己做的什么样,其实心里都有数。看着蒸出来的花饽饽,几个人还交流总结了一番,把那不足的地方都给找出来,下一锅就再不会有歪的了。

她们是按天给钱的,若是做坏的多,到时每人都得少挣。这可是一早就说好了的,可别想着其他人做的不好和自个没关系。毕竟这饽饽上也没记号,也不知道都是谁做的。

陈氏打算蒸三锅饽饽,差不多有四十来个,能卖上几天。这东西也放不长,估摸着快卖光了再做都来得及。所以这活只有一天,后头什么时候再做就得另说了。

但这对几个媳妇、姑娘家来说,却根本就不是事。她们往日在家里,哪个能闲得着?那真是完事一样就得捡起另一样,总是活不断。倒也不是谁人苛待,就是家里一堆张嘴物,不勤侍弄着,到年根怕是连顿白面饺子都吃不上。

及至手里握着二十个铜板,几人才有了一丝真实感。她们也能赚到钱了,还是凭自己的手艺赚到的,不比那上码头扛大包的男人差。

枣花就是其中一个,她上头有两个哥哥,都是眼跟前就要定亲的,所以家里日子一向紧巴巴的,就想多攒点钱给俩哥哥定亲。每天一睁眼,就是数不尽的活要忙。俩哥哥也是一样,农忙时忙地里的活,农闲时就上镇上码头找活,有时还要打打零工。

以前她也学过绣花,可手拙,绣出来的总是卖不上价,后头她也就放下了再不绣那帕子。多抓几只鸡,再养头猪,总能多挣些钱。赶上天好,多去打草薅野菜,也能喂饱这些张嘴物。

“回来了?”枣花娘看闺女进院,招呼了一声。她正站院里喂鸡,今天闺女去秦家干活,家里的活就都扔给她了。她忙乎到现在,连口水都没喝上。

“嗯。明天不去了,只今天一天。”

“做的就是那饽饽?到底啥样的饽饽还得找人做?”枣花娘往日就是个爱唠嗑的,村口大树下总有她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