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裳却放下手中的笔,看了眼刘干事,跟他说:“这位同志你还真是高看我了。我就是个普通大夫,平时也就能干干看病的活。”
“服务投资商的事我一个大夫是万万做不好的,这种大事还得劳动招商局的同志们承担起来。”
“坦白地讲,大家做生意不外乎是为利而来,只要相关部门在政策等方面做到位了,自然会招来金凤凰。这事跟我一个开诊所的实在是搭不上关系。”
“刘同志想做好服务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只不过我这人散漫惯了,是做不来这种服务工作的。”
说到这儿,她没再搭理刘干事,径直跟那位女患者说:“你证属太阴腹痛,因为没有消化道方面的症状,只是经病,尚未及脏。”
“我先给你开三天的药,试试药量。因为你这种病,白芍要加量,加多少可能要试一下,具体多少效果好,与个人体质和敏感度有关。”
“三天后如果效果不明显,需要重新来开药,届时我会加重白芍的量。这种药不宜多吃,因为它比较寒凉,所以不要私自去外面拿药。服药期间喝些热粥也比较好。”
江少华在制药间忙碌,所以药方是罗裳亲自写的。
写完后,她注意到刘干事眼中满是怒意,那几位投资商倒是神色各异,最终有位中年人客气地问罗裳:“罗大夫,请问你认识常淮吗?”
罗裳惊讶抬头:“怎么,你跟他熟?”
第95章 专家
“我跟常淮挺熟的, 在生意上有来往,上个月我去京市还见过他。”
这个中年人没提他是怎么知道罗裳认识常淮的,在现场人多的情况下, 罗裳也不打算问。
罗裳没追问,点了点头,让于航给这些人都加了椅子, 还倒了些茶水, 又问道:“常先生还好吧?”
“托罗大夫的福, 常先生最近很顺利,挺好的。”
他这话说得隐晦,但罗裳却能猜到, 这个人跟常淮的关系可能不算浅, 应该知道她跟常淮的合作。
不过这也没什么,她不打算把这种事公之于众, 但有些人能通过某些特殊渠道知道这些事,倒也无所谓。
其他人听得不太明白, 但大概也懂了,这位罗大夫跟京市的常淮关系很不错, 要不然这个姓卢的大商人也至于这样说。
招商局的刘干事不算愚钝, 这时也意识到自己刚才说的话有些不合时宜,踢到了铁板上。他原以为这只是个普通的中医大夫, 谁能想得到, 她竟自带背景,不是个随便能拿捏的人。
意识到这一点,他原本高高在上的心态就变了, 哪还敢再用说教的语气要求罗裳做什么?
这时那位姓卢的商人跟罗裳说:“还有几位患者,罗大夫您先忙着, 我们几个不急。”
罗裳点了点头,嘱咐刚才那位患者:“拿药方去抓药吧,三天后记得来复诊。”
患者却担心地道:“罗大夫,您这儿的号越来越难挂了,现在凌晨三四点钟就有人过来排队,一天五十个号,来晚了怕抢不到。”
挂号越来越难的事,罗裳也知道。她这里是每天早七点放当天的号,她能控制放号时间,也能管住黄牛,却管不了患者和家属几点过来排队等号。
考虑了一下,罗裳告诉她:“复诊要按照约定时间过来,复诊比较快,如果实在挂不上当天的号,可以临时加个号。”
听她这么说,患者才放心地去抓药了。
姓卢的商人在旁边听了,笑着跟罗裳说:“罗大夫,别的大夫开药,经常一开就两个星期的,这样就算要复诊也不会太累。”
罗裳示意下一位患者上前,随后跟他说:“具体开多长时间的药,要看患者实际情况,我这里一般是先开三至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