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是白清洛在合适的时机,主动争取,努力促成合作。可实际上,对他们来说,反而是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第36章 哥有点害怕

黄嘉宝也心动了,但他还是想看看白清洛的诚意。

对方说的法子,其实也是他们原先的打算。

只不过,他们找了好几个地方,遇到的问题什么样都有。

人凑不够,征用不到土地,要么就是没有合适的地理位置去修建水利工程。

他看着白清洛,“你知道建一个中型水库需要多少人,又需要多长时间吗?”

割早稻,播晚稻,摘棉花,地里一堆活,都不干了?

白清洛眨了眨眼,“多久?”

“哪怕你两百人,至少也要十年!”黄嘉宝毫不夸张地说。

季承鹰插话,“小型水库就成。”

大队长和社长计划就是造一个小型水库。规模规划设计好,覆盖十七个大队应该没问题。

没指望凭小型水库过活,主要还是靠天吃饭,他们只是想着能有个水库应应急。

黄嘉宝沉吟,“小型水库,五十万到一百万立方左右,那也得三四年。”

“两三年。”白清洛追问:“如果人不止两百个呢?”

黄嘉宝语气严肃:“最多能出多少?”

白清洛心算,“十七个大队,两千人怎么样?”

“能缩减不少时间。”黄嘉宝从包里拿出算盘、铅笔跟纸。

小型水库,两千人。

一顿计算,他回答,“理想的话,三四个月。”

四个月还是太久,还得中耕,夏收,秋耕,秋收。

现在的农民把粮食看得比什么都重。

白清洛忙问,“再加上拖拉机呢?”

“你是说铁牛?”黄嘉宝眼睛发亮:“几台?”

白清洛不确定地看她哥,“咱们大队有几台?”

零台!

铁牛才引进来多久?给你个木推车就不错了,还要啥自行车。

“大队没有,公社也没有!”季承鹰一言难尽,深呼吸,“公社没有铁牛,只有人力推车和耕犁,耕牛。”

白清洛皱眉:“那…哪里有?”

季承鹰:“县里的农机局倒是有三台。”

白清洛当惯了白富美,臭毛病犯了,她毫不犹豫,自信开口:“那就出两台。”

黄嘉宝笑容灿烂,“时间能缩短一半!”

季承鹰惊恐脸。

两台铁牛?吹牛吹大发了妹妹。

你不要乱讲,哥都有点害怕了。

他拉拉白清洛的衣角,“铁牛不好借的,得申请。”

他们县得了好几次先进勋章才配拥有铁牛。

白清洛理智回笼。

她想起自己空间的物资和书籍,没有再打包票,却也依旧没有放弃,“给我点时间,我会尽量想办法。”

黄嘉宝几人面面相觑。

权衡利弊过后,松了口。

“罢了,三四个月不算久,看你们那么诚心诚意,我们也尽量不耽误你们秋收。”

黄嘉宝一拍大腿,“你要真能凑出两千人,没有铁牛,建个小型水库,也没问题!”

总好过眼睁睁看着材料报废。

有了人力,资源就不会浪费,他们的指标也能顺利完成。

至于上头规划的地方,等忙完这阵子,再跟上头申请调配新材料。

不能怪他们这样做,上头规划的地方,不出人不出力,光知道用嘴催,他们分配那么多项目,人力根本不够。

张通运也说青友公社有最佳水利建设位置。

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