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是迁都后北六镇难以受到管制?

唐,贞观十年(636)。

李世民疑惑不解,就食洛阳?这是什么东西?长安的粮食不够用了吗?居然要专门去洛阳,还是只是个名头?实际上是为了宴饮作乐?或者是为了巡视疆域?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

弘历觉得孝文帝这些改革根本?不值得拿出来细细研究,起码对大清根本?没什么作用,什么去鲜卑化,本?来就是鲜卑人,为什么非要去融入汉人,简直是蠢不可及,最后不还是把北魏弄没了?

【说汉话、穿汉服、用汉制、通汉婚、学汉礼都没什么可说的,这六个“汉”里面就改汉姓比较有意思,孝文帝下?令把复杂的鲜卑姓改成读音相似或者意思相似的汉姓,典型的比如皇族拓跋氏改成了元氏,这个应该是意思相近,都是“开?始、第一”,所以他后来也称元宏,但?是我们还是比较习惯称呼他是拓拔宏的,更习惯说是北魏孝文帝;另外两个典型的是丘穆陵氏和步六孤氏,这两个就比较明显了,被改成读音相像的穆氏和陆氏,肯定?还有其他的但?是书上没有列举,我也没查,不知道诶。感兴趣的可以去查查,说不定?你祖上是鲜卑族呢!】

[现在好像有医院可以查血统诶。]

[这么高?级的吗?]

[新科技嘛?]

[别提了,查出来20%岛国血统,我感觉我被玷污了。]

[嚯,那还是别查了。]

[这是搞笑玩儿的吧。]

[这血统检测好高?级啊!]

汉,高?祖九年(前198)。

刘邦兴致勃勃,查血统?难不成还能查出来乃公流着谁的血吗?

魏,太?和十年(486)。

改姓什么的拓跋宏不是很在意,他们是草原上的民族,规矩本?来就很少,现在的绝大多?数规矩也都是从汉人那里学来的,没有什么改名换姓的负担比起迁都,这其余“六个汉”都是小打小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