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这些都是细枝末节,最重要的还是之后的谈判。”李丰裕揉了揉太阳穴,如今只是没了面子,若是能因此而保住里子,他也就生生的忍了。
彭石没吭声,倒是另一个看起来三十上下的男子道:“大人放心,下官一定不让寸步!”
李丰裕摆摆手,谈判桌上无非是看谁的嘴皮子厉害,可是决定这一切的,并非只是一张厉害的嘴呀!
不过两日,京城又传出了新的消息,说是朝廷要从西梁手里收回三河坝!
这是在先帝时期丢掉的地盘,如今就在西梁手里捏着,这是宋人的耻辱,然而三河坝易守难攻,强行攻打就有些得不偿失。
“殿下,这等流言难道您就任由他?”李丰裕坐不住了,亲自找到赵长宁抗议。
“流言?”赵长宁哼笑一声,随后便懒懒的坐在椅子上,喝着茶道:“若是西梁肯将三河坝还回来,它不就不是流言了?李正使如今,该收到西梁国内送来的新命令了吧?”
西梁战败,如今底气不足,便是梁太后,也知道态度绝不能和先前一样了,至少底线这种东西,要比以前低的多了,这个李丰裕可做不了主,赵长宁给了使团这些喘息日子,就是为了等这一天。
不等李丰裕反驳,赵长宁便笑了起来:“李正使莫急着否认,本王并不在意这个,只是如今天气也冷了,拦河已经结冰,却不知道西梁国内的情形如何?李正使若是不着急,咱可以慢慢谈。”
这就是赤裸裸的威胁,赵长宁的意思很明白,若是西梁不答应大宋的条件,那就拖着吧,听说你们国内已经有饿死的人啦?等过了这个冬天,就算借到粮食,又有什么用?
211章 公主倒贴
三日后,借给西梁的第一批粮食就上路了。
这动作不可谓不快,让所有不知内情的人都吃了一惊。
谈判不过才进行了几日,难道就已经尘埃落定了?
“不然呢?”李叔勤笑了笑,然后摸着代璇的脑袋道:“西梁一旦泄了气,自然会被穷追猛打,以英王的行事作风,这一点儿都不奇怪。”
“可是外面都没有风声……”代璇有些疑惑。
她并没有刻意去打听,所以她所能知道的,必然是已经传扬开来的消息。
如今明显是大宋占了上风,西梁再怎么挣扎,吃亏是不能避免了,只是一个多少的问题。
这样大的事情,一旦定下来,既可以稳定民心,还能鼓舞士气,朝廷不可能秘而不宣。
“定是还有悬而未决之事。”李叔勤皱了下眉,他此次回京并非调任,很多事情上头是需要避嫌的,也不好太过深入打听,所以对于其中内情也并不清楚。
不过对于女儿反常的关心政事,李叔勤也觉得有些不好,便道:“璇姐儿若是无事,不如为爹爹做副手套?”
毕竟是内宅女子,对于政事过于关心不是好事。
虽然李叔勤自己并不介意妻子的做法,可不代表别人家也能容忍,尤其是皇家,有女子不得干政的祖训。
女儿将来要嫁给英王,还不如多学些内宅女子必备的才艺,笼住夫君的心才是正道。夫家太过显赫。女子想要站稳脚跟,倚仗的只能是丈夫。
抱着这种想法的封建父亲已经是难得的慈父了,一般来说,这都是母亲才会关心的事情。
代璇可不知道老爹心里转悠的念头。只是听见李叔勤开了口,便高兴的答应了下来。
能够亲自开口要,说明爹爹还是真心喜欢自己的手艺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