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宁宫内,顾太后倚靠在软塌上,看着手里的一封密函正神情慵懒的发着愣。
片刻后,她忽然抬眸看向周福海,疑惑问道:“周福海,你说说这齐宁郡主是何用意,怎会谏言让那潼阳郡主前往北境和亲?”
周福海淡淡一笑:“齐宁郡主的心思并不难猜,老奴听闻她膝下有一独女,对永宁王甚是仰慕,岂容得荣国公府那表姑娘鸠占鹊巢。”
“原来如此。”,顾太后高兴的点了点头:“我大邺朝如今内忧外患,若能通过和谈不战而让北寇退兵,实乃上上之策。”
她话音刚落,便有小厮进来禀报:“启禀太后,陛下求见。”
一想到皇帝这些日子越来越不让人省心,顾太后面色顿时沉了下去,语气不冷不热道:“请皇帝进来吧。”
听此,周福海亲自出去相迎,不多时便见他引着皇帝走了进来。
一改往日的常态,皇帝骤然跪倒在地,装得心慌意乱的大声恳求道:“还请母后临朝,主持大局。”
顾太后和宫人们听得皆是一脸错愕。
“皇帝呀,你这又是在玩什么花样啊?”,顾太后不解道。
皇帝满脸愧色:“儿臣无能,亲政以来毫无建树,如今北寇大军压境,儿臣身心俱焚,儿臣愿主动退位,恳请母后临朝力挽狂澜。”
顾太后心底一喜,却又不动声色的斥道:“这如何使得,哀家不过是个妇道人家,皇帝如此行事是想陷哀家于不义。”
“还请母后万勿推辞,否则宗庙社稷毁在儿臣手上,儿臣百死难赎其咎。”
皇帝语气铿锵道:“为保母后临朝上下一心,儿臣愿劝说潼阳郡主入北境和亲,也请母后准允穆家军退往西岭关屯田,化解与永宁王府矛盾。”
顾太后大抵猜到了皇帝的心思,他这是知道自己护不住心腹,想要退位来保全穆家军和永宁王府。
自打祁王、琰王相继令她失望后,她早有取而代之的想法,如今倒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只是她仍心忧着永宁王府,这个节骨眼上可不能让傅明池那混账搅扰了自己好事。
默默看了眼桌上的书信,顾太后眉间缓缓舒展开来,计从心来。
第173章 加封试探
望着皇帝,顾太后说道:“和亲之策势在必行,那位齐宁郡主倒是良苦用心,肯顾全大局将潼阳郡主送回临安,就请皇帝下旨册封齐宁郡主为金福长公主,至于叶家那丫头则赐封靖和公主,以公主之尊入北境和亲吧。”
等到永宁王府陷入内乱,她再登基便无后顾之忧了。
缓缓直起身来,顾太后主动搀扶起皇帝,假惺惺劝道:“皇帝身为一国之君,怎能动不动就撂挑子,还是早些回去,安心处理政务。”
说罢,命人将皇帝送出了慈宁宫。
周福海早已看出太后有临朝之心,担心道:“太后,您若只是想临朝,荣国公父子和整个顾氏一族必会拥戴您,可您若是让靖和公主入北境和亲,只怕小公爷不会顺从。”
“哀家岂不知他那点心思,这臭小子此次在越州做那些事桩桩件件都是为了叶家那丫头。”
长长叹了口气,顾太后挑眉道:“正因为如此,才该将那丫头送出临安,此等红颜祸水哪能留在他身边,哀家百年之后,顾家可还得指着这臭小子,岂能让他被一个女子给耽误了。”
想了想,顾太后当即吩咐道:“既然皇帝识趣,有主动让贤之意,你替哀家拟一道旨意送往荣国公府,并昭告天下,侄孙顾庭琛稳定越州局势有功,加封为道安王。”
周福海思忖着点了点头:“如此既能安抚小公爷,还能顺道看看有何人敢对太后不敬。”
顾太后欣慰一笑:“去吧,从荣国公府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