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2 / 2)

“怎么突然想起到庄子上?”谢笙有些疑惑,“我瞧着这几日给娘您递的帖子,都快赶上外头的雪花片儿了,去庄子上岂不耽误事。”

李氏闻言却道:“有红玉在呢,转过年你便要去考春闱,这时候散散心也好。”

这便是李氏的一片慈母心了,谢笙心里感动,端端正正的给李氏行了一礼,才道:“娘还能不知道我?最不会为外物动摇的,娘且安心!”

李氏听了这话,才道:“那你切不可再像这几日一般,用功过了头,连歇息都忘了。”

谢笙听了这话,才明白李氏这去庄子上的心思到底是怎么来的,原来还是自己这些日子的反常叫母亲担心了。便忙拍胸脯做了保证,这顿饭才和和气气的吃了下去。

只回去之后,谢笙却再也不敢像先前那样,一心只扑在功课上头,恢复了从前的作息。

在谢笙歇息前,他看着面前正剪灯花的捧墨,突然道:“好你个捧墨,都知道向我娘告状了。”

捧墨手一抖,剪得多了,火光只剩了豆大的一点,他并没争辩,垂手而立,只道:“是小人之过。”

谢笙定定的看了捧墨一阵,才收回了视线:“你去,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捧墨这才松了口气,乖乖去了。

等捧墨出去之后,谢笙却突然笑了起来。

他这些日子用功,不怎么出门,夜里歇的也迟,便是捧墨不说,李氏也必然会知道,何况这种事情以前并不少,谢笙也从没在意过。

只是以前不在意,不代表以后不在意,尤其如今皇帝渐老。谢笙也要去考春闱。待谢笙得中,身份便再不相同,他的消息,可不能随意的从自己身边人口中传出去,即便是告诉李氏,也得有选择性了。

好在,捧墨理解了他的意思。

谢笙借着烛火的余光,将手伸到半空,遮住帐顶,旋即又像是将什么握在手中,才心满意足的收了回来。

帐外的烛火闪了闪,终于灭了,室内一片漆黑,只余了窗外皎洁月色入户。

第191章 二更

“我没想到, 今日你竟选择和我一同出席,”严瑜等宫人为他整理好了衣裳, 才走到正毫不客气吃着茶点的谢笙面前, 眼中透露出几分欢喜。

“和你一不一道出席, 难道不都一样的?”谢笙道, “既然如此,我又何必自个儿在外头吹冷风。”

“你说得对,都是一样的, ”严瑜见谢笙用点心用得香,自己也忍不住坐了下来用了一些。虽然话是这么说,可他们都知道, 出场方式不同, 怎么能一样呢。

谢笙和严瑜走在一路,本就代表了一种态度。

“少吃点,”严瑜忍不住对谢笙道,“过会儿走在我身边,你可没有更衣的时间。”

谢笙一顿,看了看桌上点心,很有几分不舍,桌上茶水,也不肯喝了。

严瑜见状有些失笑, 旋即叫了小太监上前:“悄悄去请几位伴读来,单独派人去。”

过了不过半盏茶,又来了两人, 一人与谢笙是老相识,正是严瑜旧日三位伴读中的荣亲王嫡长孙,人称严世孙的严珏。另一人谢笙只是闻名不曾见面,乃是严瑜成为太子之后,新添的伴读,百年清流世家出身的柳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