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是天资聪颖之辈。
毕竟国子监的监生出去之后,是能越过院试,直接考乡试的。
潘岳和沈睿两人作为举人,是有考举监的资格的。只是举监取中率不高。
因近几年入学的举监生,最后几乎都能成功得中,也就造成了国子监举监考试人满为患的情形。
沈睿自然是想要进国子监的,毕竟国子监能有更好的教导不说,国子监的人脉,也叫人眼红。试想,往来之间,都是未来的官员,和现在的勋贵,等到日后,会是多大的关系网?
沈睿没再多说,而是问:“岳表哥,不知舅母她们何时才到?那时你可要随舅母她们回到安国公府居住?”
“最多还有半月,立冬之前,必是能到,我前两日已经去安国公府安排人着手休整府邸,等过两日再好生熏熏屋子,便只等她们进京。”
潘岳说完又道:“到时候我定是要去安国公府居住的,那时表弟你也不必再住在外头,咱们一道进府,有人照料着,必会好上许多。”
沈睿对此显得有些局促:“我如何能入安国公府居住?”
“怎么不能,”潘岳道,“我当初也在你家住了这么久呢,不妨事的。何况等到考上国子监,咱们就要搬到国子监去住,到时候半月才有一日假,也住不了多少时候的。”
沈睿这才向潘岳道谢,因打定主意要去拜访周老爷子,两人便将自己之前的文稿都翻了出来,挑出几篇精品,再精雕细琢,才好拿去拜访。
到了休沐那一日,谢笙早早向李氏谢侯请安过后,还没用过早饭,就和大姐儿一道上了马车,慢慢往周家去了。
谢侯原本也想去周家,可京中行事不如在蜀州随便,总要多番考虑,如此最后,竟连累得李氏也不能去,叫李氏给了谢侯好一个没脸。
等上了马车,想起方才父母之间的气氛,谢笙和大姐儿对视一眼,不由得一同笑了起来。
“爹娘感情越来越好了,”大姐儿笑弯了眉眼,“这样真好。”
即便是进京之后,也没有什么侍妾随意往谢侯面前凑,若不是府里还住着这么几个人,每月发放月钱的时候,还能看到她们的名字,大姐儿都快忘记她们了。
“可真是神仙一样的日子,”大姐儿轻叹一句。
谢笙有些奇怪,大姐儿却没多说,反倒问谢笙:“你多久没去看过姑祖父姑祖母他们了?”
“也有好几月了,”谢笙见大姐不想说,便也没有追问,只道,“上回见老师,还是在回乡考院试之前。”
大姐儿点了点头,又随意问起谢笙这几日生活上的一些事情,最后才道:“前两日你见着二妹,和她说了会儿话?”
“正是,”谢笙倒是不奇怪为什么自家大姐会知道这件事情,在他看来,母亲接管了府里的大权,这府中大事小事都在她的总揽之下,才是应当。
“那日我见她自己坐在凉亭里头,便和她多说了几句。”
“你做的很好,”大姐儿夸了谢笙一句,“不过也不知道她这回能不能想通,娘已经在为她择选夫婿,若是她能拐过这道弯,娘也不愿把她往远了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