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1 / 2)

朱祐樘在张羡龄仰躺的暖榻之侧悄悄坐下,替她掖一掖被角。

张羡龄睡得迷迷糊糊,眼睛睁开一条小缝,见是他,又安心的闭目养神。

朱祐樘的声音低低的:“还困么?要不要弹琴给你听?”

“好呀。”张羡龄把脑袋往他身边蹭一蹭,“正好给肚子里的这个做胎教。”

朱祐樘撩了撩她耳边的碎发,微微有些痒。

“不是弹给孩儿,是专门弹给你听。”

早有机灵的宫人将一把伏羲式古琴寻出来,稳稳摆放在琴案上。

他自幼学琴,修长的手指按于琴弦之上,勾挑抹剔,信手闲弹。

缥缈的琴声传到张羡龄耳中,她未曾睁眼,嘴角却是上扬的姿态。

朱祐樘弹的这一曲,正是《凤求凰》。

她心下动容,无论如何,终究是有一个人能长长久久的陪着她,走完这一生的。

一曲终了,张羡龄笑着同他说:“我倒想起一首歌,叫《藤缠树》,我唱一遍,不知你是否能弹出来。”

她清了清嗓子,就这样清唱起来。

这是穿越前她很喜欢的一首歌,曲调很有些山歌的意思,把“连就连,你我结交定百年,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这一段歌词循环往复。

她许久未曾唱歌了,开始还有些磕磕绊绊,唱到后头,越发流利。

唱完歌,张羡龄坐起来笑看向朱祐樘。

他的神情微愣,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低头浅笑:“这歌很好。”

而且听着,同他的娘亲纪氏家乡小调颇有些相似之处,或许世间情理,大多都是相通的罢。

不必说,他与笑笑,也是要共赴百年之约的。就算有朝一日自己先走一步,也会在奈何桥上等着笑笑。

朱祐樘定了定神,回想了一下曲调,用古琴将乐声奏了出来。

他弹琴,笑笑附和着唱歌。殿外雪花静静地落,殿内却是一片安静祥和。

第 91 章

永康公主成婚仪定在元月二十日, 据钦天监说,是个宜嫁娶的好日子。论理她该早些移居公主府,只是刚好遇上年节, 便一直等到元宵节,在宫中吃过汤圆后方才移居永康公主府。

元宵节那日,张羡龄特地邀几位公主来坤宁宫共进元宵。一碗汤圆,有芝麻白糖馅和红豆馅,还有鲜肉馅的。

永康公主见了鲜肉汤圆, 很是奇怪:“还有这种口味的汤圆。”

德清公主笑起来, 鬓边的朱钗一颤一颤的:“是,我娘说江南那边就喜欢吃鲜肉汤圆。听说有些地方的鲜肉汤圆, 足足有拳头那么大,吃一个下肚, 管饱一个下午。二姐姐试试?”

她殷勤的将装着两只鲜肉汤圆的青莲花纹碗挪到永康公主面前,这两只鲜肉汤圆倒是寻常大小, 龙眼一般, 看着平平无奇。

永康公主向来不大会拒绝人, 加上妹妹盛情难却,便用调羹舀了一个鲜肉汤圆吃。咬破白糯米外层, 味道真怪,是咸的。永康公主皱着眉头继续咀嚼, 渐渐地察觉到了鲜肉馅的奇妙,不同与其他汤圆的甜腻,鲜肉汤圆一咬破,汤汁便流淌于齿间, 和糯米的软糯掺和在一起, 有一种独特的咸香。

“怎么样?”德清公主问她。

“还好, 虽然有些怪怪的。”永康公主道。

张羡龄插嘴道:“食物这种东西,还是得多尝尝,天南地北,山珍海味各有不同。等二妹妹出宫住到公主府,还能多尝尝民间的美食小吃呢。那滋味比起宫中的御膳而言,是另一种美味。”

坐在一旁的仁和公主笑道:“确实。二妹妹,你的公主府就在我家旁边,到时候姐姐告诉你周围有哪些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