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心里一沉,是不是笑笑出了什么事。
他快步走过去,文瑞康跪下道:“恭喜万岁爷,贺喜万岁爷,中宫娘娘有喜了!”
那一刹那,朱祐樘只觉得整个人世间都静了下来,脑海中一片空白,他什么也没想,什么也没说,完全是凭本能朝着坤宁宫走去,越走越急,最后竟然小跑起来。什么帝王姿态、天家规矩,皆抛置于脑后,只一心一意奔向坤宁宫。
笑笑坐在坤宁宫檐下,见了他,站起来相迎。
朱祐樘一口气登上月台,想要抱她,却又不敢抱,大口大口喘着气,好一会儿,才结结巴巴的说:“他们他们说……你有喜了。”
张羡龄从未见过他这般失态的模样,情不自禁笑起来:“是,我们的孩子,他来了。”
作者有话说:
做道场的台词出自《张皇后箓牒图卷》
第 67 章
中宫有喜, 普天同庆。
朱祐樘当即吩咐给坤宁宫众人赏银,又命李广拿对牌去内藏库,将大红喜字缎寻出来, 以待第二日分发给朝臣,让他们也沾沾喜气。至于主持完祈嗣科仪不久的张天师,朱祐樘自然也不会忘了,很慷慨的赏赐了雕花,天禄, 寿字玉带, 金冠,蟒衣, 银币等物。
李广将赏赐一一记下,退到帘外, 将腰间对牌取下,一边交给何鼎, 一边叮嘱他, 要他领人去内藏库取东西。
看着何鼎去办事, 他再度悄无声息的进殿,与梅香等人一起站在一旁听吩咐。
帝后两人正在说话, 万岁爷眉梢眼角都带着笑,这样的神情就连万岁爷登基之时, 李广都未曾见过,也只有中宫娘娘才有如此本事领他展颜了。
朱祐樘拉着张羡龄的手,问:“你可有什么想吃的想玩的?对了,等月份大了, 你的衣裳都不好穿了, 得命尚功局抓紧裁新衣裳。”
张羡龄顺势倚在他怀里:“哪里就那么娇贵了呢?不过说起来, 我倒真想向万岁爷求一个赏赐。”
“我答应。”
“我还没说是什么事呢!”
“不管什么事。”朱祐樘笑望着她,“何况,你一向知分寸,绝不会让我为难的。”
张羡龄道:“听闻本朝有放归宫人祈福的旧例,我想着,是不是也可以放归宫人?”
这个念头她在心里存了很久,也暗中让沈琼莲将宫女的情况调查了一遍,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提。如今倒是个好时机。
果然,朱祐樘眉毛都没动,便一口答应下来,即使张羡龄所求的放归宫人之制与以往略有不同。
成化十五年和二十三年都曾有过放归宫人之举,一次大约放出百来人,多半是老病孱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