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是红薯!这个时代酷似宋朝,那时红薯、土豆、玉米以及番茄等作物要等到明朝时期方才被引入。
然而,红薯却具有独特的优势,它易于种植,且产量极高,无论是沙地还是山地,都能够茁壮成长。
拥有了红薯,意味着许多百姓将不再饱受饥饿之苦,可以填满肚子,避免饿死的命运。
伊灵萱此番贡献出这种农作物,可谓立下大功一件。靖王毫不犹豫地赏赐给她大量珍贵物品作为回报,并连续三晚留宿在伊灵萱处。
张昔年听到伊灵萱拿出红薯的时候也愣了一会,觉得伊灵萱可能有系统。
但是仔细观察又觉得不像,那么只剩下一个解释,那就是伊灵萱可能组织了船队,出海了。
不过这一切都是张昔年自己想象的,至于到底如何,除了伊灵萱自己,其他人根本不知道。
中午用膳的时候,送上来的膳食中便有一道红薯粥和煮红薯,据说,这是靖王特别嘱咐膳房精心制作,给后院女人都尝尝。
“主子,这个红薯,真的好吃吗?”玉书好奇地盯着红薯问。
玉琴也凑过来看:“不是说是红薯吗?为什么里面是白的呀?”
张昔年给这俩人一人一个煮红薯,让她们尝尝,还给安嬷嬷和元宝也留了。
“叫红薯是因为它的皮是红色的,之前伊庶妃有说过的,你们都尝尝,味道很不错。”
甜丝丝的,有点干,不过吃起来还是很不错。
“听伊庶妃说,这个也能打成面,也可以做面饼做馒头,而且产量特别大,只要咱们大晋朝多种一些红薯,以后肯定再也没有百姓挨饿了。”张昔年笑着道。
这年头,除了种麦子和稻谷等少数几种粮食作物作为主食之外,似乎再也找不到其他可以充当主食的东西了。
然而,红薯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个局面,红薯的高产量,这对于广大百姓而言,简直就是一件能够填饱肚子的天大好事啊!
“说得好极了。”靖王冷不丁地冒出一句话来,着实将张昔年吓得不轻。
“王爷您今天怎会有空前来呢?”张昔年喜出望外地站起身来,但目光却不由自主地瞥向门口站立的元宝身上。
没有通报就让靖王入了屋,如果她们主仆在此期间说了些不得体的话语,不慎被靖王听去可就麻烦了。
看来,回头得好好嘱咐一下元宝才行,要是不能通传,最起码也得给点信号。
靖王轻轻按住正欲起身行礼的张昔年,柔声说道:“不是说好每日都要过来与你一同用膳吗?
前几日实在忙碌抽不开身,这几日终于得空,自然是要赶紧来看看你。”
张昔年满脸笑意,连忙请靖王落座,并吩咐下人添置一副碗筷:“那奴婢叫人备筷,请王爷坐下与奴婢一起用点。
伊姐姐让人寻来的这个红薯特别好吃,软糯甘甜,王爷可以尝尝看。”
靖王嘴角带笑,忽然轻声问道:“你真的觉得伊氏让人寻来的红薯好吗?”
张昔年微微一怔,疑惑地看向靖王,然后缓缓地点点头道:“是啊,奴婢都听说了,这红薯不仅产量高得惊人,口感也相当美好。
若是能够全面推广开来,让咱们大晋朝多种上一些,那必定会彻底解决人们的饥饿问题啊。
到那时,世上再也不会有人因食不果腹而受苦了。能让百姓们填饱肚子、安居乐业,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啦。”
无论身处哪个朝代,总有些人饱受饥饿之苦。
伊灵萱在这个时代可谓光芒四射,尽管初衷只是为了追求靖王的宠爱,但她所作出的贡献却是实实在在地造福了无数忍饥挨饿的百姓。
仅凭这一点,伊灵萱就有很大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