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吃饱了干这个?
“兵者凶器,未必向外,也可能是向内。”刘放压低了声音:“一旦军队开拔,干戈在己,那也就方便了私下的手脚……”
话只说了一半,但也只用说这一半了,因为剩下的话说下去就很难听了。什么调动军队抓紧军权,什么借助军队幕府架空朝廷,什么清洗异己安插亲信,什么借机夺权谋求大位……你猜汉末以来,谁对这一套最熟悉啊?
刘放总不能敞开了直接指责,说他诸葛亮很有可能是在效仿大魏武皇帝,也要借着兵权篡夺汉室吧?君臣之间,这点?体面总是要的嘛!
当然啦,臣下就算不明?说,也绝不妨碍家学渊源的魏帝曹睿体会到?这一层暧昧的暗示。所以他的脸上?微有起伏,露出了某种森然的冷意,显然是被亲爷爷的光辉往事刺激得有点?神经过敏,搞不好还?想起了某些“失德”的微妙谶语。而?面对这样看似不快的冷意,跪坐在地的刘放恭谨匍匐,脸上?却并没有什么惧色他很清楚小?皇帝的脾气,知道对方不会因此迁怒;甚而?言之,他镇定之余,心中还?颇有把握,知道皇帝之后冷静下来,搞不好还?会暗自嘉许自己的这一番揣测。
是的,虽然“私下的手脚”云云只是刘放自己的揣测,但这揣测却是恰恰摸准了魏帝的隐脉。自曹魏建国以来,整个洛阳上?层对诸葛亮的情感就是复杂的;一方面他们在私下里悄悄的传阅《出师表》和葛氏的文?集,清楚这种人?物才是真正?的贤臣表率与天下之望,绝不是自己这些腐朽而?堕落的士族可以比较;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对诸葛氏怀着某种微妙的嫉妒……乃至恨意。
喔,这种嫉妒并不是出于物质和地位;诸葛亮食少事繁,生活水平远不能与大魏高门望姓相较;所谓位高权重的大汉丞相,也不过受困区区一州之地,名位永远不能媲美实际;真正?令大魏高层嫉恨的,是他们心中残存的那点?道德意识那点?由汉儒精心锻造,几百年间?力?行不辍,即使乱世亦不能完全消磨的道德意识;这点?意识清楚明?白的告诉他们,如果真的有一天乱世能够终结、华夏能够复兴,那么将来的人?回望历史,一定会在他们和诸葛亮之间?划出天悬地隔的差距,永世不能弥补的鸿沟;他们是什么地位,诸葛氏是什么地位,这必定是要永垂史册,千万分也挣扎不得的。
这样的差距,又?怎么能够忍受呢?
所以,愈是站在曹魏朝廷的上?层,对诸葛氏的嫉恨也就越深。没有人?喜欢当另一个人?的陪衬,但偏偏西川的诸葛村夫就活生生成了他们的对照组;诸葛氏的治理?愈为清明?、平定,就愈衬托出中原士人?们背弃汉室背弃天下,合谋篡夺权位的可鄙与无耻;光明?与黑暗两相辉映,而?偏偏自己还?站在黑暗一方,注定沦落为真正?主角的垫脚石这真是再叫人?痛苦不过了。
在这个意义上?,不少洛阳城中的显贵其实都对葛氏抱着某种微妙的、难以言说的期待;他们一直都在苦苦等待等待着葛氏“顺天应人?”,走出僭越黄泉的那关键一步;仿佛只要诸葛亮也做了同样的选择,他们往昔的一切原罪就都能洗清了,他们一切的软弱便可以理?解了;如此便能说明?,他们的背叛并非无耻,而?是事实所迫的不得已,是历史浪潮下的必然,是情有可原的人?之常理?你看,诸葛亮不也干了吗?
可以想见,在诸多期盼者中,因为皇位来历问题而?合法性严重存疑的老曹家绝对是最殷切、最渴盼的那一个;与其修身,不如比烂,只要证明?诸葛亮也是一样的野心勃勃、不择手段、阴狠毒辣,那曹家的合法性焦虑绝对就能缓解不少。
当然,这样阴暗的期待是不好由皇帝自己说出口的,所以刘放刘中书就默契的承担了为至尊倾吐心声的重任;他这句话看似是冒犯了先祖魏武帝,但未必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