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清漪广袖轻拂,一缕清风随之流转。"天地灵气本该如春溪浸润精魂,可您的精魂却似......"她顿了顿,目光投向窗外飘摇的纸鸢,"似那断线的纸鸢,失了归处。"

崔瑜闭目长叹,银发在斜照中泛着微光。

"道长明鉴。老身在深宫数十载,全凭着对家人的念想熬过来。如今..."她喉头哽咽,"如今连这点念想也......"

"断了线的纸鸢未必是绝路。"慕清漪指尖轻点案上那盆仙人掌,"您看这叶片,离了母株反而能在新土扎根。"

她唇角微扬,声音如清泉漱玉,"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一滴浊泪滑过崔瑜布满岁月沟壑的面颊。

她挺直了佝偻的背脊,声音忽然变得铿锵有力:"恩人金玉之言,老身受教。"

暮色渐浓,崔瑜望向皇城方向的目光却愈发清明。

当她转向慕清漪时,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昙尊道长,您必有大造化。"

"承尚书娘娘吉言。"

崔瑜忽然蹙眉,枯瘦的手指抚过慕清漪素净的衣襟,"京城这地方,向来先敬罗衣后敬人。"

她击掌三声,婢女们鱼贯而入,捧着流光溢彩的丝线与宝石。

第3章 拆穿伪道

为首的婢女忍不住低声道:"尚书大人推了张尚书府、李将军府的三单绣活,连宫里贵妃娘娘的春衫都婉拒了......"

崔瑜闻言抬眼,浑浊的眸子里闪过一丝锐利:"昙尊道长救我性命,岂是那些权贵可比?"

她转向屏风后的慕清漪,声音忽而柔和:"姑娘且先换上这件。这是老身三十年前为先皇后设计的样式,一直珍藏着。"

慕清漪从屏风后转出,一袭月白罗裙衬得她如谪仙临世。

崔瑜却蹙眉摇头:"还是太素了。"

说着取过那件青色道袍,指尖在衣料上轻轻摩挲。

"道长且看"她忽然手腕一抖,银针带着金线在袍角游走。

婢女们屏息凝视,只见那针线仿佛有生命般,在衣料上勾勒出若隐若现的云纹。

最年长的婢女忽然红了眼眶:"大人已经十年没亲自执针了......"

崔瑜恍若未闻,全神贯注地穿针引线。她的动作越来越快,针尖在阳光下划出银色的弧光。渐渐地,整件道袍竟泛起一层淡淡的青光,那些云纹仿佛真的在衣袂间流动。

"成了。"崔瑜长舒一口气,将道袍轻轻一抖。

霎时间,整间屋子都被映照得青碧透亮,宛若置身竹林深处。

婢女们惊呼出声。

慕清漪接过道袍,只觉入手轻若无物,却又隐隐有雷霆之力在布料下流。

"这是......"

"老身用雷击过的天蚕丝织就的云纹。"崔瑜的眼中闪烁着久违的光彩,"穿上它,寻常邪祟近不得身。"

慕清漪郑重接过,指尖触到内衬一处凸起那里绣着个极小的"瑜"字,针脚细密得几乎看不见。

"尚书娘娘......"

崔瑜摆摆手,“今日观道长驱魔,生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