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温雅所掩盖,只剩下纯粹的敬意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心满意足。
晨曦对这位说话在理、态度又好的世子印象颇佳,抱拳回礼:“分内之事,世子客气了。”
说完,便转身利落地回园复命去了。
李珣在原地站了片刻,细雨沾湿了他月白的袍角。他最后望了一眼那高墙深院,仿佛要将这静谧的图景刻入心底。
随即也转身,步履从容地消失在雨巷深处依旧是那个光风霁月、令人心折的荣王世子。
春去秋来,时光流转。
昙园内,芭蕉叶绿了又黄。
慕清漪的身影大多时候隐在静室之中,天眼之力与国朝气运交融,滋养着她的修为,也无声地涤荡着这片土地最后残留的晦暗。
慕清昭依旧擦拭着他的剑,如同擦拭着心中的守护之念,沉默而坚定。
巨大的松鸦鸦鸦有时会飞上高墙,歪着脑袋,看着园外那条熟悉的巷子。
陆醉逍果然言出必行,鼻青脸肿好了没两天,又开始了他的日常打卡。
有时是一支新开的秋菊,有时是街角新出的蜜饯果子。
当然,只要他稍微“热情”过头,比如试图隔着墙头跟鸦鸦“交流感情”,或者对着院门方向大声感叹“今日天气真好”,晨曦的身影便会如约而至,带着邵希亲传的越发凌厉的军中格斗术,友好地请他“切磋指教”。
昙园的门房和附近街坊早已将此景,视作寻常巷弄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偶尔,当晨曦追着陆醉逍跑过街角时,还能看到那位月白锦袍的荣王世子不知何时又“恰好”路过,摇着扇子,带着恰到好处的惊讶与关切:“陆兄,又‘路过’呢?晨曦姑娘,当心脚下湿滑。”
那温润的声音,总能让陆醉逍逃跑的背影更加气急败坏几分。
京郊青和观,那道青濛濛的道光日益凝练坚韧,与皇宫深处隐而不发却浩瀚如海的国师气息遥相呼应。
前来上香祈福的信众络绎不绝,香火鼎盛,茅山道统的复兴之势,已如燎原之火,势不可挡。
鉴妖司在蔡月红的执掌和茅山道的支持下,焕然一新,有条不紊地履行着监察妖邪、护佑黎民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