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一道身影独立于最高的宫殿飞檐之上,衣袂飘飘,正是慕清漪。
她俯瞰着这座历经劫难的帝都,目光也投向了京郊方向那里,是她初入京城时,于冷落中一手建立的青和观,茅山道在京畿唯一的香火传承之地。
眉心天眼开启,浩瀚的金光再次涌现,但这一次,不再是为了杀伐,而是为了净化与新生。
金光如同实质的潮水,以她为中心,温柔而不可阻挡地流淌而下,覆盖了整座皇宫,继而蔓延向京城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座坊市,每一个角落。
金光所过之处:
皇宫深处,那些因李宏杀戮、豢养心妖而残留的阴冷、怨毒、邪祟气息,如同积雪般消融。
曾经被妖术污染的宫墙角落,晦暗褪去,恢复了古朴庄严。
市井之中,百姓们只觉得心头长久以来积压的莫名沉重与恐惧感一扫而空,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空气都变得清新起来。
那些潜藏在阴影角落、因妖魔之乱而滋生或残留的微弱邪祟,在金光的照耀下无声湮灭。
就在这净化金光普照京城的时刻
京郊青和观的方向,突然亮起一道青濛濛的、充满生机的纯净道光。
那道光并不刺眼,却异常坚韧,如同破土而出的新芽,与皇宫之巅的金光遥相呼应。
仿佛沉睡已久的古老道统,终于等到了复苏的契机,借着这涤荡乾坤的伟力,向天地宣告着它的回归。
青和观内,留守的道士们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感受到观中供奉的祖师神像似乎都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灵光。
观外,早已闻讯赶来的无数信众,看着那冲天而起的青光与皇宫方向的金光交相辉映,更是虔诚跪拜,口中念诵着茅山道祖师的圣号。
茅山道,这个沉寂边缘多年、几乎被世人遗忘的道统,随着它的传人护国圣师慕清漪的功成登顶,如同浴火重生的凤凰,在这一刻,以无可争议的姿态,重新屹立于大祁道门视野的中心。
其声势之隆,瞬间便压过了百年来一直把持着朝廷鉴妖司这一关键机构、却在妖魔之乱中碌碌无为甚至有所沾染的太平道。
金光持续了整整一个时辰,最终缓缓收敛。
天空,仿佛为了呼应这净化与新生的时刻,飘下了细密而温柔的酥酥小雨。
雨水洗净了尘埃,滋润着干涸的大地,也如同甘露般洒落在青和观那象征着新生的青光之上。
无数京城的百姓,自发地走出家门,跪倒在湿润的街道上、庭院中。
他们望向皇宫之巅那金光消散处,望向京郊那道象征着新生与守护的青色道光,发自内心地、无比虔诚地齐声呼喊:
“谢昙尊道长!”
“谢茅山仙师!”
声浪如潮,在细雨中回荡,充满了感激与崇敬。
皇宫大殿前,新复位的皇帝李承乾,身着崭新的龙袍,身边站着同样盛装、眼神清亮坚定的皇后粟双双。
他们身后,是肃立的文武百官。
新任鉴妖司主蔡月红重伤初愈,但精神矍铄,他站在武官前列,他身边站着的,已不再是太平道的道士,而是几位气度沉凝、身着茅山道袍的道长。
李承乾看着那独立飞檐、受万民敬仰的身影,眼中充满了感激与敬畏。
他拉着粟双双,对着慕清漪的方向,郑重地躬身,行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礼。洪亮而庄重的声音响彻宫门:
“朕,李承乾,携皇后粟双双,及大祁文武百官,拜谢国师昙尊道长!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涤荡妖氛,再造乾坤!道长承茅山道统,道法通玄,护佑苍生,实乃我大祁之幸!自今日起,尊道长为朕与大祁护国圣师!永享国运供奉!并敕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