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故事原本噱头就多,而妙在此事太过具体,无需再添油加醋,反倒显得更为真实。众多说书先生只是照实把当时的情况一一说来,再加重了木匠因“休养山林”的政策而无法以制弓为生,以及邱老太君阐述自己府上也是贫寒出身这段,直激的那些听书的百姓热血澎湃,仿佛已经感受到了信国公府如何从贫寒起身,最终一步步走向大楚朝堂最顶端的那段奋斗故事。无论古今中外,励志的戏码总是受欢迎的,邱老太君这一番话,也算是正和时宜。
至于青楼里传颂此事,只是因为邱老太君是个女人。
现在民风虽开放,但一介女流能做到人人称颂,那是极少的事情。再联想到邱老太君如此慷慨仁厚,又有一番侠义心肠,能让老国公几十年来对她不离不弃,夫妻鸾凤和鸣,绝不是没有道理的。如说古代青楼的女子,虽是身处风尘,但也有许多自诩才貌双全,德艺双馨的,这些姑娘纷纷把邱老太君当做自己的偶像,恨不得能觅上一个老信国公那样的男人,哪怕陪着吃苦受罪也心甘情愿。
若说邱老太君和西市摊贩的故事只是在平民百姓之中产生的影响,那邱老太君逼退“项城王世子”和向国子监学生开放“微霜堂”一事,无疑在朝堂和士林中引起了一次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