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1 / 4)

姚容希知道张清妍对这个时空的事情不太了解,给她解释道:“漠北边关从前朝开始就时常被北边胡人骚扰。大约是本朝刚建立的那会儿,胡人趁着朝廷新建不久,根基不稳,在边关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凌潇肃时任漠北一座小城的文官,胡人侵犯之时,他疏散了城中百姓,引胡人进城,又放火烧城,和那些胡人同归于尽,其中还包括了当时胡人一大部落的可汗。”

姚容希三言两语,说得简单,但凌潇肃这一计策实行起来时的困难重重,不言而喻。

“这一把火之后,胡人士气大灭,心中忌惮,原本嚣张肆虐的行为有所收敛。”姚容希接着说道,“凌潇肃的后人则举家迁移到了漠北,重建那座被凌潇肃的烧毁的城池,不过是几年的功夫就扎根在了漠北,名声显赫。”

“哦”张清妍疑惑起来,“这样的志士,被封‘安乐’这种名号,不太对吧?”

姚容希摇头,“太祖皇帝是想要追封凌潇肃的,但凌家以凌潇肃当时是职责所在给拒绝了。安乐侯的封号是先帝封的,也不是追封凌潇肃,而是因为贤悦长公主。”

张清妍愣住,“贤悦?”

“是的。肃城那位贤悦郡主的封号就是因为她和贤悦长公主同年同月生才得来的。”姚容希说道,“贤悦长公主本名就是贤悦,封号也是这两字。她是先皇的嫡长女,先皇子嗣虽多,但掌上明珠只有她一人,所以受尽先皇宠爱,与当今圣上也是兄妹情深。在她及笄之后,看中了当时的状元郎沈长风,先皇不顾沈长风已经同凌家嫡女定亲,封沈长风为驸马。”

张清妍怔住了。这事情的发展太过狗血了吧?“难不成那个安乐侯是先皇给凌家的补偿?”

姚容希摇头,“不是补偿,是讽刺。”

沈长风天资聪颖,少年成名,十九岁就高中状元。据说先帝原本想点他为探花,风流少年探花郎,更适合他那个年纪,可传为佳话,但沈长风当年那一篇策论无人能出其右,殿试之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侃侃而谈,见识不凡,压过了当年那届所有进士的风头,状元之名当之无愧。

这样一个少年郎,又和贤悦长公主年纪相配,先帝自然会对他起些心思。

先帝宠爱贤悦长公主,没有依一己之见,就下旨招沈长风为驸马,而是由先皇后安排着,让贤悦相看,由她自己的决定。先帝想要仔细考察沈长风,也要保护贤悦长公主的名声,这相看的事情是悄悄进行着的,神不知鬼不觉,朝廷内外文臣武将、世家贵族们都没发现先帝的这点心思。这也不奇怪,沈长风虽然有才,有前途,但沈家就很是一般,传承五代的书香门第,最早可以追溯到前朝末年,一直名声不显。这就有些像宣城的许家,一家子几代人都在朝为官,却都是末流、中流的小官,论底蕴可就有限了。相较而言,当时可有不少比沈长风更合适贤悦长公主的世家子弟,也是个个出类拔萃的。所以,先皇口风不露,贤悦长公主的婚事,就谁都没往沈长风的身上想。

沈长风英俊少年,又文采逼人,贤悦长公主芳心暗许,两人相处了大半年,贤悦长公主娇羞点头后,先帝才下了圣旨。

这圣旨一出,京城内就流言四起:沈长风早已与凌家长房嫡长女定亲,还是娃娃亲,本就约好沈长风弱冠后完婚,这半年来沈、凌两家都在暗中准备婚事,没想到还差半年,沈长风被贤悦长公主给截胡了。

这事情传得飞快,很快就吵嚷得满城风雨。

凌潇肃那事迹是要千古流芳的,漠北凌家踏实勤恳,拒绝了太祖的追封,但拒绝不了几代皇帝的赏识,他们扎根到漠北,但总有子弟被提拔到京城为官。不管才学如何,靠凌潇肃的名望,混个三品闲官当当总是可以的,皇帝总不能委屈了功臣忠臣之后。凌家大概也是知道几代帝王的意思,很给面子的地没有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