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要寄信到外国最初是一点儿都不清楚该怎么做,邮费又是多少。
在学校里不能随时上网搜索,也没有可请教的对象,当然,她也不喜欢把自己交了外国笔友的事透
露给同学们或老师。
应该会挺麻烦的,对同学而言有些炫耀的嫌疑,对老师而言则是不专注学习开始分心的问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啊。
就算以后被发现了那也是以后再考虑,反正她是不会主动说的。
在学校的时间里抽空把信写好了,分别用英语和中文写的,虽然她自己也知道对方估计看不懂中文。
毕竟当时距约定好学习对方的语言才差不多一个月。
就算上原特有行动力,还有钱有时间地报了中文学习班,那也还认识不了多少字。
中文可不是什么简单易学的语言呢(抬下巴)。
至于她学日语的事,容心仔细考虑了考虑,决定暂时不报班。
这个时候的外语培训班大多是针对英语,作为一个省会城市,仔细找找也肯定会有小语种的。但一来费用高,她不想引人注目,二是距离的远近还不清楚,即使是两星期上一次课也需要计算路上花费的时间。
所以…还不如先看书自己摸索试试。
寒假开学前就去书店买了本适合日语入门学习的教材另加一本辅导用书。
“听”、“说”就姑且算了,不管是网上交流还是信件交流都用不上,重点是“读”和“写”。
被人诟病的“哑巴英语”对她来说却是个不错的教学方法,好吧,她这里需要的是“哑巴日语”。
信的内容也没什么出奇的,写了些关于学校生活的东西,比如说自开学来之后发生的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事情。
咳,被吕副校长误会也权且算是件有趣的日常吧。
上原应该会觉得有些奇怪和好奇,毕竟是两国差异之一。虽然他就读的是私立高中,但幸运的是并没有禁止恋爱的规定。
据他所言私立学校挺多都会有一些“独具特色”的校规,禁止恋爱都是小问题,有的男校还会让学生全部剃光头呢…
可怕,这是容心唯一的感想。
信写好后她没急着寄出去,就好好夹到本子里放进桌斗。
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交笔友也只是在学习上比较轻松才能分出心思打理。
更何况,用英文交流还能提高理解能力,对英语成绩也有好处。
两周放一次假,第二次放假时容心带着信纸去了邮局。
不知道怎么邮寄国际信函没关系,可以向工作人员询问嘛。
首先信封得是专用的航空信封,和普通信封不同的是,那上面会有“航空”字样,信封的四周边还有红色与蓝色间隔的小斜条。
似乎是能方便邮局工作人员分拣。
信加上信封的总体重量没超过二十克,所以邮资是六元钱,和国内寄信所需的一元二角邮票相比,
差得就不少了。
等等,这还只是封平信。
要是想尽量保证安全不丢失,还是用挂号信比较好。再加上挂号费八元,寄一回信就得花十五元钱左右。
这可是2001年,对普通中学生来说,一个月固定支出十五块钱还是稍微有点负担的。
还好她现在有钱了,容心不禁庆幸地想。
但转个弯思考,如果不是有钱了也不会买电脑上网,不会认识网友,更加不会有花钱往外国寄信的事。
一切都安排得明明白白,有因有果啦。
后来再次放假回租住的房子那里,上原说了是几号收到的信,算了算时间也就不到两周。
两周啊,她觉得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