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都是贿赂的罪证。
金如海欠楚熹年一个人情。明殿前只他肯出来揭发秦道炎,太子再紧随其后,一切便都顺理成章。
太子想这岂不是又欠楚熹年一个人情:“你为何帮孤?”
楚熹年不语。
太子又犹豫出声:“你……莫不是想投入孤的门下?”
这下不用楚熹年说话,谢镜渊都知道不可能。他从位置上起,看外的『色』,将厚厚一摞书信直接往太子怀中一扔:“时候不早,你尽快回府,将明殿前参奏秦道炎的折子写好。”
写折子其实和后世写作文一样,很费脑子。不仅词藻优美,还逻辑通顺,一针见血。唯一的区在于,如果出漏洞,老师只会扣你的分,皇帝则会你的项上人头。
太子显然知道此事非同小可,带着东西匆匆告辞离去。
晚的时候,楚熹年仍在思考着那副兵力部署图的事。毫无疑问,图一定出于周温臣之手,可方为什么将图纸给秦道炎?又为什么一定用朱笔画出一条路线来?
周温臣是皇家最忠诚的奴才,燕帝的忠毋庸置疑。若非出什么事,他绝不会贸贸然将如此重的东西轻易交出。
难道周温臣的人设被改?
楚熹年中并不确定,算等明宫宴时仔细观察一番再做决断。他清空脑中繁杂的思绪,正准备上榻休息,不经意抬,却见谢镜渊正背着自己,坐在镜子前兀自出神。
谢镜渊不喜欢照镜子,很少照,甚至可以说从来不照。
没为什么,大概他自己不想看见那张脸。
银『色』的面具静静搁在桌角,镜中男子的面容那么毫无遮掩的暴『露』在空气中。左脸如玉无瑕,右脸却遍布着道道纵横的伤疤,在明灭不定的烛火下显得阴森又鬼魅。
谢镜渊盯着镜子看许久,后缓缓闭,无意识摩挲着右脸上的伤疤。这一瞬,他似乎想起什么往事,维持着那个姿势,许久都没动过。
说不清是恨还是怨。
楚熹年看着他的背影,莫名些担忧,皱皱眉:“将军?”
“……”
谢镜渊没回头,他从铜镜中看见楚熹年又坐在外的榻上,听不出情绪的出声问道:“你确定你睡在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