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他们!”

楚熹年闻言也觉得奇怪,太子失踪这么大的事,那些随从竟也不来找找么?他不着痕迹了眼周围的草丛,发现一切如常。但出密林时,外面的脚印杂『乱』,至少有七八枚不同的印记。

“嘘”

楚熹年以食指抵唇,示意太子噤声。谢镜渊也发觉不对劲,侧耳倾片刻,等确定远处无人,这才慢慢朝着路边去。

太子见他们如此,神也不自觉跟着凝重起来,屏气凝神,一言不发的跟在后面。然而等到路边的时候,却见那些随从横七竖八的倒了一地,竟是被人所杀。

太子面『色』陡然难起来:“谁做的?!”

楚熹年上前『摸』了『摸』尸体,发现还是温的,又去了余下几具尸体,发现皆死于剑伤,痕迹与九娘身上的如出一辙。

楚熹年慢慢摇头:“是那名擅双剑的杀手。他深夜来此,要么是为了追我们,要么是为了九娘的这封亲笔信,然而却没想到我们不慎落入枯井中,所以寻不到痕迹,便将这些随从杀了灭口。”

太子一拳重重锤向马车,面『色』阴沉:“真该死!”

楚熹年现在比较担心另外一件事,那名杀手会不会还在附近未离去。他们三个人里面就谢镜渊一个能,还是个病秧子。

谢镜渊仿佛知道他在想什么,皱了皱眉:“附近无人,吧,尽快回京,越逗留越危险。”

感谢那名剑客,虽然杀了所有人,但驾车的马却没杀。否则他们今晚得回去了。

=第52章 刺杀他们驾驶着马……=

他们驾驶马车, 朝城中飞快赶去,将外间茫茫夜『色』甩在身后。

楚熹年坐在马车内,不由得陷入沉思, 他又发现了一个被篡改的剧情:在《千秋封侯》原着中,先皇后明明是因病逝去, 导致太子失去生母管教,日益顽劣, 怎么又变成了被皇帝勒死?

还兵部尚书秦道炎。

楚熹年一开始其实联想到他身上,因为这个人物在原着中后期才会出场,而且戏份不多。

秦道炎此人野心勃勃。后期权势日盛之, 曾私通外邦出卖国情,结果被晋王发现, 禀告给了燕帝, 判处斩首之刑,晋王也因此立一大功。

秦道炎膝下义子无数,其中便一擅使双剑之人, 名曰秦双。他武功不俗,专门替秦道炎暗杀异己, 可谓心腹臂膀。

楚熹年一看见尸体上的剑伤, 第一间就想起了“秦双”这个人物, 顺藤『摸』瓜的猜下去,幕后指使者除了秦道炎不做他想。

九娘这封信至关重要。如果她言非虚,秦道炎手中一定还一个庞大的杀手组织。这件案子便么好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