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锦意莞尔,“表哥表姐毫无心防,我倒是觉得更易相处。”

做官久了,朝廷上哪个不是莲藕成精,难得遇到这种心眼子少的人,她觉得还挺好。

“表妹你就别再夸我们了,不然祖母回去又该骂我们缺心眼子似的。”坐在中间的妙龄少女站起来,呲着个大牙对元锦意笑着,“我是你四表姐公孙雀,今年十六,表妹有礼了。”

公孙老夫人扶额,还真是有自知之明,晓得自己缺心眼子。

元锦意回以一礼,“见过四表姐。”

“表妹有礼,我是你五表姐公孙雁。”

“大表哥公孙凌!表妹有礼。”

“二表哥公孙竑,见过表妹。”

“三表哥公孙鄞,见过表妹。”

......好多人啊!

元锦意一一回礼,连忙记下他们的名字和排行。

在他们五人中,公孙凌、公孙竑,公孙雁都是大房嫡出,公孙鄞和公孙雀是二房嫡出。

公孙老夫人没让自己儿子纳妾,因为这是公孙家的传统,所以这五个都是她嫡出的孙子孙女,这次出门都全部带在身边的,一视同仁。

众人都见过礼后,气氛更加和睦,碍于老夫人需要静养,所以大家又移步到后院水榭中去。

元彻坐在自家几个外甥对面,观察了一下,缓缓开口对公孙老夫人询问起来。

“姨母,今年参加科举的是我大外甥和三外甥是吧?”

他记得自家母亲说过,要让他帮忙把两个外甥弄到国子监去来着。

正好他们来了,还是早日把事情落实的好,免得后面太子殿下归来,他忙不过来又把这事忘记了。

公孙老夫人笑着摇摇头,慢条斯理的说起来,“不是的,彻儿。”

“你大外甥今年参加文举不错,但老三还需磨炼磨炼,老二则是要参加今年的武举。”

这也是为什么她提前带着孩子们来梁安城的原因。

不过她对自己大孙子今年能中进士一事看得很淡。

倒是老二今年的武举,她挺看好的。

元彻明白了,“母亲同我说过,有两位外甥要进国子监,那必然就是大外甥和二外甥了吧。”

公孙老夫人点头,脸上有些羞赧,“是,这事本不该麻烦你的......”

元彻打断她的话,声音沉稳的说道,“姨母,什么麻烦不麻烦的,都是自家子侄,在我能力范围内,我肯定会帮忙的。”

这次母亲能够恢复神智,还多亏了自家姨母的药丸,他尚且还没来得及感谢呢。

进国子监不过是区区小事,但....

“不过我也得给您先告知一下,虽然我可以把这两个外甥送进国子监,但是国子监每一季都要考试,如果没有通过考试便会被刷下来。

所以就算去了国子监,两个外甥还是要自寻上进才行。”

说起来这也跟自家女儿有关,为了刺激学子之间发愤图强,择优录取,愣是搞出个考试制度来,就连陛下不日都准备把这种制度带到朝廷中去,让官员也每季度考试。

你说他为官二十几年了,居然还需要考试?

元锦意莫名奇妙被自家老父亲瞪了一眼,她格外不解,她啥也没干啊?

“那是自然,国子监的规矩我也是知道的。”公孙老夫人缓和一笑,肯定的点点头,又朝着自家两个孙儿看去,“那就有劳彻儿给你两个外甥操心了,还不快谢过你们舅舅。”

对面两个少年站起来,感激的对元彻拱手服拜,“多谢舅舅,有劳舅舅为外甥操心了。”

元彻不以为意的摆摆手,目光平和的对他们解释着,“别跟舅舅客气,如果不是你们自己争气,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