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
杜明松又问她能否吃辣,得到肯定后便驱车来到一家湘菜馆。饭馆店面古朴优雅,门口栽种了几株湘妃竹,绕着饭店还有一条人工的小河发出潺潺流水声,进入饭店大门则需通过一座竹桥。饭店里面桌与桌之间都有一定的距离,且每一桌都用竹帘隔开,都是个独立的小空间,也没有食客大声喧哗吵闹的声音。在这种黄金地段,与外面的车水马龙相比,这里可谓是闹中取静了。
杜明松显然是常客,漂亮的服务员热情和气的招待了两人,直接将他们引至一个靠窗的小间,窗户上也有竹帘,可自由选择要不要欣赏外面的风景。
落座后,杜明松先让赵晴点菜,赵晴看菜谱上并没有标价,便只点了剁椒鱼头、姜爆三丝两味家常菜,杜明松则接着点了几道湘菜名菜。
等着上菜的间隙,杜明松说:“阿枫出国你没有去送行。”用的是陈述语气,说完便直视赵晴仔细看。赵晴被他看的有些不自在,目光下移,浓密的睫毛轻闪,缓缓答道:“师兄走的那天想必送行的亲朋好友很多,系里只有他几个同班好友去了,我们下面几届的就没过去凑热闹添乱。”
接着盈盈抬起清亮的眸子,发现杜明松正一脸若有所思,虽觉奇怪,也不再多言,只是从容的喝着茶水。茶虽是花茶,却微微泛苦,细品后又有一丝甘甜,看看透明水壶里金黄色的花朵,似菊非菊,有点像缩小版的向日葵,花瓣却又层层叠叠,悬浮在水中煞是好看。想起刚才服务员介绍的说这花茶清凉去燥、明目败火,喝的更加专注――湘菜好吃,但在干燥的北京,吃多了却会上火。
菜不多时便陆续上来了,量不大,却精致异常,一一尝过,发现味道更是鲜美无比。赵晴享受美食的同时不忘细细观察,慢慢品味。她有一个习惯,在外面吃到什么好吃的菜后,有时间的话就会回家尝试自己做,她味觉敏感,又经常做菜,很复杂的调料搭配也能慢慢品出。因此常常并不需要亲自向大厨请教,也能做出味道差不多的菜来,但有时候可能是工序或火候不对,失败的例子也不少,不管怎样,这也算是种乐趣。
接下来的时间里,杜明松心情显然很也不错,他见多识广,谈吐优雅,看待很多问题都有独特的视角,赵晴和在他的谈话中受益匪浅,认识到了自己很多想法中幼稚偏颇的一面。杜明松也讶异于赵晴的思维之敏捷,兴趣之广泛,想不到她作为一个理工科学生竟然还读了那么多“杂”书:内容涉及古典文化,欧美文学,天文地理,甚至心理学研究等等,并且显见她对国内外政经时事也多有关注,不由在欣赏之余又增加了一分敬佩。
饭后杜明松送赵晴回学校,赵晴本欲推辞:“你下午还要上班,我自己回去就行,这里交通很方便。”
杜明松则笑着回她:“我在这里实习是老爸的意思,下个月还要去某中院,他们知道我待不长也就没给我派什么工作,只是跟着瞎跑见习,现在基本流程也掌握得差不多了,上不上班关系不大。”
赵晴想也应该是如此,单他那辆车,在这里做实习律师,三年不吃不喝也不见得买得下来。
来到学校,杜明松本欲驱车进去直接送她到宿舍楼下,但赵晴坚决推辞。虽然校园很大,大门口离宿舍还有相当一段距离,但是社会人士加名牌轿车加女大学生,这个组合给人带来的联想实在太过不好,为避免遇见熟人还要费口舌解释,她宁愿走路回去。
杜明松也不坚持,只是停好车后非要陪她一同走回去,赵晴和杜明松这是第二次见面,还不能说是太熟,不好意思一再拒绝,只得答应。
只是赵晴没想到还是没能躲过惹人注目的命运。脱去西装外套,只着白色衬衣、深蓝西裤的杜明松看起来并不比校园里的学生们在年龄上大多少。只是太过英俊的外表,加上那种与生俱来的,可以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