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站得远,被冷落的,就是灵默的堂兄陆元泽了。
他是二房的独子,被母亲催回家前,还听了母亲耳提面命,要先立规矩,不能让乡巴孩子轻狂起来。
是的,他们陆家的教育就是这样的,孩子的教育,首要就是要有规矩,诗书仪容,不可废一,进退有礼,戒骄戒躁。
母亲和父亲不会因为你一篇文章做得好就夸奖起来,但做错了事情定是要家法教训。
连长兄陆琏少年金殿点状元,老太君送来珍藏已久的紫兔毫和观山砚,只捎了一句,君子克己慎独。
老太君对两个孙儿的关爱淡如清水,让人找不到一碗水哪里有端得不平。
他百无聊赖地,就看着那个套在新衣服中、显得格外孱小的表妹,头发黄瘦,顶多垂到肩膀一点。
十一二岁了,不像同龄的孩子高,也不是热闹的性格,大概是害怕吧,还没听她说过几句话。
好在瘦瘦白白的,显得下巴尖,眼睛大,像尊泥娃娃,被那些人先礼后兵地哄骗。
也很可怜呢。
0002 02 归来早(2)
灵默没有粗鄙、张狂,也没有那么惶恐、不安。
她顺从地去认字看书,努力把以前落下的时间都补回来。
但是没办法如所有人期待地成为聪明的人,跟母亲、父亲、兄长那样聪慧、学富五车。
过目不忘,提笔成章对她太遥远了,她认的字少,背书不快,一篇文章要看几次才能明白在讲什么,甚至看书看着就会打瞌睡。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本来,她是以成为一位木匠来教育的。
她的话少,木匠也不催着她说话。王二夫人总是用期待的目光,好像觉得她可以口吐莲花,出口不凡。
事实上,灵默上连说话顺畅都做不到,明明话已经开了头,还是会感到犹豫。
不是善言的孩子。
到底是乡下过来的。
灵默在睡觉的时候,听到外面一些小厮悄悄地咬舌的时候这么说,一开始也不觉得是自己的问题。
但是发觉出大家不经意流露的失望后,起初还想,要是和木匠嬢嬢一起就好了,只用做一个小伙计。
但是大家对她又那么和颜悦色,心里就自责了,如果,如果我能再聪明点就好了。
……………………………………………
“小妹!”
王二夫人没有女儿,在家顺口,就这么叫起灵默,跟唤小狗小猫一般。
只是凤目微睁,柳眉拧起,板正起表情,很是严厉。
“这篇文章不过一百余字,为何都默写不对。”看着孩子垂下白软的脸蛋,向来最讨厌别人示弱的王二夫人,皱眉捏着那字卷又看了几下,过了一会,“这字还算工整。”
“婶婶,我可以不念书吗,我,想雕木头……”灵默少有地提出自己的愿望。
王二夫人的眉毛皱得更深了。
于是灵默垂着头,细若蚊蝇地,“算了……我会好好念书的。”
其实王二夫人并未动气,她只是不懂如何教导一个有些奇怪的孩子。
高门贵女往往从小培养广通六艺,诗书礼乐也是要懂的,如灵默的母亲极享才女之名;又或是精通管事中馈,珠算数术也好。
总要有一样拿得出手。
王二夫人忘了她是世家中所受教育很好的贵女了,一味把这些标则立给灵默。她心里想,再安静的孩子,耳濡目染久了,也会上进起来。何况,她母亲如此聪慧,大概是还没找到合适的方法。
这让她说起另一件事,“这些基本的诗书文章,你先好好记住,我们不急于一时。”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