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西市,不过隔了一条街,两个一道儿进门。
等到了月亮缓缓的爬上了树梢,沈家这顿夕食才算做好。
郎君们一桌,娘子们一桌。李大壮一家三口自在小桌上吃饭。
这一桌子有十个菜一个汤一个点心。四道凉菜:酱牛肉,糟鱼,糟鸭掌,豆豉蒸鸡爪。四道热菜:土豆烧鸡块,水煮肉片,糖醋鱼,红烧猪蹄。两个炒菜:一个清炒时蔬,一个青椒肉丝。一个汤是干竹笋泡开的竹笋片并蘑菇炖的鸡汤,点心是炸的糍粑倒上了豆粉和红糖。
郎君们喝的是刘氏娘家拿来的节礼里头的黄酒,娘子们也开了一坛子青梅酒吃。不过,只有大苏氏婆媳以及元娘能喝,其他的小娘子小郎君因为年纪太小,苏氏只给拿了玫瑰花卤子调开的蜜水吃。
霜降眼巴巴的望着,果子酒她前世也喝过,不比白酒呛人,又清香又好入口。可她现在年纪太小了,想也知道,这青梅酒是一杯也没有她的份儿。
一家子欢声笑语的,直到月上三竿,沈大郎和沈三郎一家子才回去。苏氏叫李妈妈打了水来给郎君娘子们洗漱,她自己则是和李妈妈梨花母女一块儿收拾残局。孩子们长身体,不可淘神,睡不足,长得就不足。婆母年纪大了,本就没有叫她来的道理,郎君喝多了酒,早就烂醉如泥,就更不指望他了。
元娘霜降要帮忙,叫苏氏虎着脸赶回去,姊妹两个只好就着梨花端来的水洗漱了去。
第9章
霜降打络子学得快,说到底也不过是有底子,且手巧灵活,加之打络子也不算很难,大苏氏也就教的快。
可到了学针法时,大苏氏就严格了许多,光是学把一根线劈成四根,就足足叫她反复练了一个星期,直到霜降能够百分百的劈出四根线,苏氏才松口教她针法。
也是最简单的平针教起。大苏氏拿了一个绣绷子给她,刚开始是不教绣样子的。直线就要平直,绣的圆就要圆润,先练了足足半个月的线条,大苏氏检查了又检查,自觉是没甚么大问题了,才给霜降先描了最简单桃花练起。
桃花只有五瓣,样子又简单,最是适合新手练习。
霜降苦于人小手上没有力气,每日最多也就能练上两个时辰就拿了彩线来打络子卖钱。
她打的络子紧致又精巧,一个络子根据花样的繁复和新奇,最便宜的是一文钱一个,最贵的络子却能卖到七个大钱一个!
这样大的差距,怪道阿奶大苏氏总是说:"只是会打那些基础的,简单的,那可算不上甚么,这络子还得是新巧繁复了,才能卖上价钱!"
三个孙女儿卖的络子钱,大苏氏一文也不要,尽都留给几个孙女儿自己攒着,她是这样说的:"我老婆子好歹是积年的绣娘,手头可比你们这样才学不久的小娘子宽裕,我哪里就缺你们那几个钱了?都自己收着罢,买些小东小西的也好。"
姊妹几个自然是霜降攒的最多,她手最巧,花样子属她打的最好。倒是也教二娘四娘,可二娘四娘学的慢,速度也就慢,质量也不如霜降,故此价格也比霜降少一些儿。
霜降如今学着绣简单的花样子,二娘四娘的却还在学劈线。老实说,劈线的确很难,霜降前世也学过这个,可劈线不是你脑子里面有就立时能会的。前世她巅峰时期是一根线能分八次,与书上说的细如牛毛也不差甚么。绣图越是精巧,劈线越是要劈得细,这很考验绣娘的技术。
不过如今她人小手小,一根线能劈两次就已经是很不错了,霜降不贪心,人嘛,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也得慢慢来呀。
到了刘氏来邀苏氏去刘家过小定的时候,霜降已经攒了五六百枚大钱,这还是因为学功课做的少了的缘故。
二郎新妇过小定自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