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媒婆又唱道:"换帖已成,请崔家尊长为新妇簪钗!"

张氏忙立起来,跟着王媒婆打头往霜降房间里去,其余人跟在身后。

霜降腰板挺直跪坐在床上,左边是一身秋香色衣裙的二娘,右边是一身湖绿色衣裙的四娘。二人正襟危坐,不露一丝笑意。

王媒婆道:"请为新妇簪钗。"

张氏从崔如松手里结果盒子,打开一看,金灿灿的赤金三尾衔珠凤钗璀璨夺目,二娘四娘也吃了一惊三妹夫(姐夫)好大方!

张氏轻轻的把钗子簪到霜降鬓间。

王媒婆道:"簪钗已成!崔沈二家小定礼成!"

苏氏笑道:"辛苦王媒婆了。"又请崔家人到大厅吃茶吃点。按例说,今日崔家不会在沈家吃饭,而是要崔沈两家各自设宴款待自己的亲戚。故此苏氏也没说出留饭的话来。

果然崔守仁婉拒了苏氏的邀请,带着一家子准备回去吃饭。

崔如松恋恋不舍的看了霜降一眼,只觉得他这一百两花的真值,这凤钗带到霜降头上,果是好看。瞧见那只桃花钗子,他忍不住笑的露出了八颗牙他就知道霜降心里也是有他的。

这马上要走了,他的那对镯子还没送出去。只好匆匆寻到了五郎,把盒子塞给他:"给霜降的。"

不等五郎反应过来就跟着崔守仁一行人走了。

五郎还有点懵,没反应过来,待到反应过来,忍不住对着崔如松背影子吐了一口唾沫,甚霜降啊?我妹妹的闺名也是你叫的?这还没成亲呢!这登徒子!

第52蔁

[⒉6168⒌2]

王媒婆委婉句绝了苏氏的留饭,她是男方家请的媒婆,自然该在男方家里用饭。苏氏也知道,不过是客气罢了。但劳动了王媒婆,不吃饭也就算了,总不能不表示表示。苏氏笑了笑,兰花就端来一个托盘,里面是六个一两银子的银元宝,一块藕荷色的六尺缎子,一块墨蓝色的六尺缎子,做尺头,再就是一对荷包,一对绢花算作谢礼。

苏氏谦虚道:"劳动王媒婆一趟,也没甚好东西,还请王媒婆不要嫌弃减薄,收下罢。"

王媒婆何时收过这样多的谢礼?这还只是小定礼,大定还要来一次,迎亲也要来一次。想到这里,王媒婆笑的见牙不见眼:"哎呀呀,沈二太太真是太客气了,这原是我分内之事,哪里敢要二太太这样厚的礼!"话虽这样说,却把东西收下了。苏氏也没有说甚,只是笑着吧一行人送出去了。

按宁远府的例子,小定九日之后既是过大定礼,也就是俗称的下聘礼的日子,之所以取九日,是取了长长久久之意,也有说,九为极数,是以圆满之意。所以只要是宁远府人娶妇,大多遵循这例子。当然,也有不守这例子的,譬如家里有事忙不开,或者是娶外府的新妇,就不必拘泥于九日之期。

崔如松与霜降,既不是外府人士,崔如松又刚出差了回来,上头允了他十日假期,他一直没休息,就是等着过大小定礼是不至于还要当差不能露面,叫旁人笑话霜降。

崔守仁不会办聘礼,但好在张氏是个妇人家,虽说老实的过了头,可是妇人该有的生活技能她一样都不差,也常常帮着看。崔如松自己也跟着一起办,倒也办出来很体面。

糖果酒饼有:喜饼十二盒,四对鸡,半扇猪肉,四对鱼,还有一对崔如松花了十天当值的空闲时间寻摸到的大雁。好酒十二坛,四果(桂圆,红枣,花生,莲子)每样两盒子,四糖(冰糖,白糖,红糖,橘饼)每样两盒子。茶叶两盒,芝麻两盒。糯米二十四斤,红豆绿豆各十二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