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替我决定所有的事情。"
崔守仁一时冲动之下就办了。这会儿倒觉得有些后悔,大儿子主意大,十二岁时就敢带着五个人取了山匪大当家首级,他这样不问他就先把事情办了,儿子难免心里不舒服,要是因此使的他与沈三娘夫妻不睦,那倒是弄巧成拙了。
于是就讪讪的道:"爹这不是一时冲动嘛。你放心,再不会有这样的事情了。"
崔如松知道他爹虽然有时候想法天马行空的,但是说的话倒还是算数的。故此也就点了点头。回房脱了甲胄,叫了三弟崔如榆来。
既然两家正在议亲,那么他就不便上门去了。可五郎托他办的事情总要办了。他就写了一封信,叫还不满十岁的弟弟崔如榆给五郎送去。三弟年岁还小,比他或者他二弟去合适。
崔如榆很快就把事情办成了。
五郎接了信,打开是他昨日托崔如松帮他打听打听许元娘的事情。
崔如松本来是叫崔如柏去的,但是崔如柏的准老丈人杨胜不小心从石梯上摔下来摔断了腿,作为准女婿,崔如柏当然得去和两个大舅哥一起把老丈人搬回去。这就错过了巡逻的时间,时间当然不可能因为崔如柏一个人往后边儿延。为了五郎托付的事情,崔如松一个百夫长本不需要亲自去巡逻的,还是亲自跑了一趟。打听到了一些事情。
许元娘的确是个温和坚韧的女郎。她爹爹病入膏肓不能做生意时,把铺子租赁了出去,她娘自生了许二郎就一直身子弱,她爹一死,他娘受了打击,更是一病不起,从此缠绵病榻。许二郎那时候才五岁大,家里家外全靠她。一年租子十两银子,家里的吃穿用度,她娘的药也不能断,实在就是捉襟见肘。她是一边操持家务,一边做绣品补贴家用,还得侍奉病弱的母亲,照顾年幼的弟弟吃喝。
就是因为这个,大家尽都知道,虽然许元娘着实是一个十分能干的女郎,但她负担太重,家里穷成那样,必定也是没有甚么嫁妆,一拖才拖到了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