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的信封,写着几个大字:吾妻亲启。龙飞凤舞的,倒有几分像崔如松本人。
霜降笑了笑,拆开信封,一目十行的看完。直到最后一句:"常盼此战事早歇,可旋转归家耳"
看到崔如松对回家的盼望跃然纸上,霜降忍不住笑起来,提起笔,想写一封回信,可郊州到西山营,寄信总得要三日左右,若是这封信写了,到郊州时,崔如松已经不在郊州了,倒是麻烦。
可她也不敢去问崔如松等人甚时候回来这样的事情,或许家信里提到一句两句,上头不知道也就罢了,若是她大张旗鼓去问,去打听,那就是给崔如松惹麻烦。
军纪里就有一条严禁武官家眷打听军情。这是为了防止武官家眷们不小心说漏嘴,泄露军情,干脆就不让他们知道。
她掰着指头数了数,到今日,已经是去了有七天了,怕是要到尾声了罢?
她预计的果然不错。崔如松这头,正在从郊州回来的路上。
昨日他们就收了尾巴,把戎狄人打得乖乖把爪子缩了回去,荣将军高兴得很,设宴为他们庆功。
尽管西山营韩将军要对他们进行论功行赏,□□将军这个请人来帮忙的东道主可不能一点儿都不表示表示。
他当即赏了崔如松五枚二十两一枚的银锭子,以下五个千夫长,一人赏了两枚二十两一锭的银锭子作为犒赏。
今日一大早,他们就整装出发,走在回西山营的路上。
第121章
苗山的右手不好使力气,崔如松就安排他跟着粮草后勤的车子一路回来。
这也是回程路上,粮草车子所剩不多,他倒能坐在车上。若是去的路上,每两车都拉得满满当当的,可没有车子给他坐!
苗山很知道好歹,这已经是头儿看在他受伤的份上照顾他了,自然不会去嫌弃坐装粮草的车子颠儿得屁股疼。
林大郎是会骑马的,苗山的那匹马就给了他骑。
反正他右手不能使力气,不能骑马,这马也总得有人骑回去,林大郎是自家四妹夫,也算是一家人了,把他的宝贝马儿交给林大郎,苗山也是愿意的。
至于焦叔和徐叔,当然跟着他一块儿坐车回去了。
崔如松归心似箭,可不能不顾及队伍里面的伤员。像苗山这样的伤员倒是不怕颠簸,但还有些重伤的伤员,颠簸起来就难受得紧,崔如松也只好把步子放缓一些儿。
也是因为这样,他们来时骑马奔驰,只走了两天半就到了郊州,回去路上,却足足花了三天半才到西山营。
崔如松交代兵士:"把林家大郎君和两位老丈带去我府上,告诉我夫人,说是在郊州把他们救下来的,等会儿我见过了将军,再送他们下山。"
见兵士点头,崔如松又对林大郎道:"四妹夫且先去寒舍歇息片刻,我这里还得去向将军复命。等我忙完了,再送你们下山。"
林大郎等人是生人,不清楚西山营地形,若是在西山营胡乱走动,跑到了禁区,被抓住了,那可不是好玩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