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妹夫怎的忽然想起要到郊州来?如今郊州可不太平。"
林大郎苦笑:"我们先前去的是京都,京都贵夫人们爱狐狸皮衣裳。府尹夫人愿意出价八百两换一件白狐狸皮。为利所趋,我就带着我的商队来郊州收狐狸皮。来时我们也并不知道如今郊州不太平。不过郊州是年年都同戎狄对峙的,我们一时也没发现有甚不妥当。哪里知道,就栽了个大跟头。不仅货物全没了,跟着我走商多年的伙计们,如今就剩下焦叔和徐叔两个了。早知道这一趟代价这样大,府尹夫人就是开价八千两,我也不会去走这一遭。"
他一看见崔如松时,先是觉得高兴,自己能活命了。可后面就是浓浓的后怕西山营的兵士出现在郊州,那就说明郊州仅靠自己的兵力已然不足以解决这次戎狄的危机,故而才会千里迢迢请了西山营的兵士来援助。
这就说明郊州此刻是非常的不太平,他竟然不提前探明了郊州如今的境况,就敢带着人往郊州来。这回是运气好,遇着来剿匪的三姐夫,若是运气不好,那戎狄人不等军方来救人就先宰了他们呢?
崔如松道:"我没走过商,不太清楚走商的规矩。但这次的事,若是四妹夫提前派了人去探知郊州的情况,或许就不会遭此一劫了。"
看在夫人霜降的面上,他提醒了林大郎一句:"若是商行能够,我想四妹夫先组建一支斥候队伍,对你们走商来说更好。"
林大郎认同的点点头,经此一事,他也觉得情报非常重要,至少得清楚要去的地界儿太平与否才是。
"三姐夫说的有道理,等回去之后,我就这样办。"林大郎道。
他没提请崔如松把他手底下的斥候派去教一教他手下的人,崔如松也没提。
这些兵士,虽说都是崔如松麾下,但都是正经兵书造册的兵士,没有上头的军令,不能够自己去接额外的活儿,更别说照顾亲戚了。
他们能做的只有不违背在军令的前提下,顺便照顾照顾自己想照顾的亲属。
就像之前三郎出事,若没有那份军令,崔如松也不敢出兵,必须得去问杨将军讨到军令,他才能出兵。
林大郎是个聪明人,他当然不会提出这样叫崔如松为难的要求。
这头的崔家。
霜降叫了人来,一个部门的主事发了一份该部门要做的任务清单。
"大家也都知道,下个月就是咱们家二郎君同杨家娘子的婚事。要做的事,我已经都列在单子上,大家回去分派下去。离婚期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我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不要想着做事敷衍。这是我进门来第一回 办婚事,若有人敢叫我丢脸,那就给我小心着点儿。"
霜降这话是笑着说的,但所有仆役都无端感觉到一丝压力这位大奶奶同郎主一样,雷厉风行。若是他们真敢办事出了岔子,可真就得挨罚了。
"小的们明白。"众人道。
"这事儿的进展,每三日跟我汇报一次"霜降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又给了个甜枣,"这事儿办的好了,我自然有赏赐。谁有功,谁有过,我心里都有数的。"
把主事们打发走了,她就派人去送信给二娘,约她明儿去云居寺游玩。
二娘自然点头同意,她叫汤圆来送回信,还带了一篮子的葡萄。
霜降看那葡萄上还带着水珠子,有些惊喜:"这样好的葡萄,二姐从哪儿得来的?"
汤圆倒也说的一清二楚:"是我们老太太家的舅爷给送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