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如月今儿也在。她娘是妾,今日来的都是正房太太,因此许多太太们也就不爱跟她娘说话,觉得跟个妾说话,平白的降了自己的档次。
所以女眷这头只好是崔二婶宋氏婆媳,再加一个崔如月招待了。
崔如月年纪不大,做事或许有些疏漏。但她年纪小,许多太太见了都想起自己的女儿,对她也就没那么高地眼光来看待,许多疏漏都只当做没瞧见。甚至有几个好心的太太还帮着描补。
大家也都晓得,崔家老爷崔守仁老妻去的早,家里并没有可以主事的女主人。
除去一部分本身就属于官家小娘子出身的太太们瞧不起崔家,便看崔家样样都不满意之外。大部分的太太们还是体谅了崔家没有女主人主事的难处。
其实真的教养好的官家小娘子出身的太太,倒不会瞧不起崔家。
譬如崔如松的顶头上司杨将军的夫人。她是正五品州牧周大人的嫡女。她不仅没看不起崔家草根出身,反而觉得,崔家没有女主人,也没有人指导,办事一定诸多不易,她还是很体谅包容崔家的一些错漏之处。
而比如从六品副统制邢大人的夫人邢夫人。她是宁远府下涛远镇八品镇尉的庶女,她先前加邢大人时候,邢大人还只是一个九品千夫长。她自觉是下嫁,从来都摆着官家小娘子的谱子,瞧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的。但对于如杨夫人这样的五品官家小娘子出身的,丈夫又是五品官的夫人。她却总是一副谄媚极了的样子。
这样的人,在西山营是不大讨喜的,大家不过是看在她夫君邢大人的面子上对她表面客气,实际上,她也成了大家看不起的那种人物,偏她自个儿完全没有数,仍旧我行我素的样子。
第104章
外头是张灯结彩,被喜色充得满满当当,沈家生意越做越大,不少生意上头的合作者也来赴宴,导致原本置办的五十桌席面甚至还冒了两桌。
苏氏连忙叫人去刘氏家抬桌子来,再买办些菜,好使冒出来的的客人也能安稳入席。
刘氏家里才办过二娘的喜事,家里大桌子有的是。
禄哥儿作为哥哥,很懂事的看着祥哥儿同严哥儿两个弟弟,一只手牵一个,生怕人多,弟弟们又犯了上回祥哥儿犯的错误。
"哥哥,我们瞧姑姑去罢?"祥哥儿年纪小,头上缝针的疤痕还没消退干净,又开始淘气。
他比严哥儿就大了个月份,但严哥儿可比他稳重懂事的多。两弟兄在学堂里也是,他两个年岁相近,就一道儿去上的启蒙班,严哥儿就坐得住,祥哥儿呢?坐不到一炷香就像个猴儿似的扭来扭去,被先生发现了,也最多老实一刻钟。
"不行,你忘了咱娘走之前怎么说的?姑爹还没来娶姑姑呢,姑姑可不能下床,你可别去裹乱。"禄哥儿拒绝了弟弟的请求。
祥哥儿眼珠子一转:"我们不去找姑姑,我就趴在窗子上看一看姑姑。他们说姑姑没到姑爹家,就不能吃饭,可是姑姑一定会饿的,咱们给姑姑送点心去。"
禄哥儿有点犹豫了,他想,自己不吃东西都会饿得难受,姑姑也一定会饿的,他们就悄悄的去送点点心,不叫姑姑的脚落地,那,那也不算不听娘的话吧?
"你们真想去?"他看向两个弟弟。祥哥儿深觉有门,把脑袋点的跟小鸡啄米似的。他看严哥儿,虽然没有点头,可漆黑的眼眸里写满了"我想去"这三个字。
"好吧,我们先去厨房给姑姑拿几块点心。可是要是被发现了,我们就说,就说表弟想大姑妈了,我们带表弟去找姑妈。"禄哥儿迅速制定了计划。
严哥儿年纪小,从昨儿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