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是九十年代的农村,教育良莠不齐,家长孩子都不上心,现在四年级的小孩做一年级的试卷,都还会出错。

更何况,孩子们妈妈说,这四个男孩均没上过学。

龚校长是相信这话的,因为比谢地大一岁的谢天,试卷差劲得很……

龚校长想了想,拉开抽屉,拿出一份试卷给谢地,“你去那边坐,把这份写完。”

三个小孩立刻对谢地露出同情。

真惨。

还要做。

谢地本人倒是没什么情绪,拿过试卷和笔就去了。

这次没用着半小时,十五分钟,谢地就把试卷还给龚校长,“做完了。”

龚校长仔细一看,又是全对。

他眼底惊喜,“你哪里学的?”

“书上。”谢地不卑不亢,态度平静。

“家里捡了很多书,我看书自学。”

龚校长讶异,“但这份试卷是小学五年级的,你捡到什么书能自学这么远?”

谢地抬着下巴,“我什么书都能捡到,我家专门捡垃圾的。”

谢天、三筒、四条重重点头,三筒说话利索。

“我们捡到能看的书都给二哥,他确定不能看才卖!”

龚校长:“……”你们四个还怪骄傲的,果然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这时,简宁试探问道,“龚校长,您看,是要怎么分呢?”

龚校长开始头疼,“谢地没问题,他可以跳级读六年级,习惯一段时间去镇上升初中,

谢天和三筒水平差不多,就是一年级,四条的话……”

整篇试卷,他只会做个位数的加减。

一加一等于二。

三加五等于八。

龚校长把这情况一说,三筒立刻举手插嘴。

“不是这样的,龚校长,我弟弟能算出来,但是,他是实用派!”

“什么意思?”

三筒转身立刻问,“四条,十三加九等于多少?”

四条掰着手指头,慢腾腾,“十四……”

“四条,你有十三块米花糖,加上九块,一共多少块?”四条换个问法。

好家伙,四条根本不用手指的,眼睛一亮,“二十二!”

众人:“……”

三筒摊手,“就是这样,龚校长,可以让四条和我们一个班吗?我会带着他的。”

龚校长无奈,“也行。”

“等等!”谢天挠挠头发,反应过来了。

“我,我比谢地大一岁,比三筒四条大三岁!结果我要和他们俩一个班吗!”

不等龚校长解释,三筒立刻拍拍他肩膀,专门话术对付专门的人。

“大哥,哪个班不是重点,主要是我和四条需要你的保护!”

谢天立刻拍拍胸脯,“我知道了,行!那我委屈委屈自己。”

几人:“……”

事情确定下来,男孩们要去厕所,就乌泱泱的走了。

简宁留在办公室内填报名表,交学费等等。

龚校长突然问,“他们俩大名就叫谢天谢地?我看三筒四条都有大名,叫俞佐俞佑。”

主要谢天还好,听着像个大名。

谢地,到底是有点敷衍的意思。

简宁数钱的动作有一瞬停顿,她直起身。

“恩,就叫谢天谢地,龚校长,他们名字的意义是他们父亲非常爱他们母亲,很感谢上苍才取的,后来他们因为战争去世,

除了名字,也没能给两个孩子留下什么,所以我们家没打算给他们改名。”

龚校长讶异,“还是军人遗孤啊?怪不得这么聪明,三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