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3)

《咬铃(古言1V1)》

第1章相看

罗玉铃是收拾在自家刚刚圈起来灌好土的小菜园时,被二房家舅母推搡出门的,门外拴了辆灰布马车,乡间人勉强能租起的那种极窄大小,仅仅能捱进去一个人。

她身上穿着长兄前些日给她带回家的浅色布裙,罗玉铃浣洗的极干净,外襟棉领口处有用白线圈绣的一寸长的铃兰纹。

舅母对着她这一身使劲皱眉,“咱们村户人家相看,都看看脸盘捏捏手脚,你大哥非给你带这么身沾不得灰的回来,外人不知道,一打眼还不怵的慌!”

但估计是怕重新回去换耽误时辰,罗玉铃被塞进马车,舅母又去喊牵线的婶子来赶马,她听着布帘外的动静,素白面上隐含愁绪,清瘦身体略微靠向一侧车壁。

此地是京城外原属皇产的荀永村,早年时皇帝封当朝第二位阁老时,以荀永村地偏山荒为由剔了出去,原住民虽说任了几年皇庄吃公家饭,但实际荒山难垦入不敷出,放帐出去后,村里青壮早早跑出去一波,现在还仅剩的几十家都是不愿折腾的。

继而这两年,有人从后山翻到了几十种草药,由此拔出说荀永山地气好,能养命,哄的几个商户在此立新坟,雇了村人看守,每年商定给多少吊钱打发了事,没料到这事反引得原本跑出去的村民从京中回来,想分几口死人粮吃。

罗玉铃父母是家中三房,父亲是屠户,没有生身父母,故而赘了罗家,母亲上面还有两房兄弟,也算忠厚,三家子守着祖宗留下的几块田,再加上罗玉铃母亲会点木刻,这些年倒也过了下来没出村找门路。

罗玉铃上面有位长兄罗念元,早几年就跟人出去了,他自小性情稳妥说一不二,先说是学匠人酿酒,后来又去跑堂,再之后回来说跟着一位夫子念书,想往天那头够一够,不想一家子这辈子啃土。

罗玉铃父母也不奢求什么,只撒手任儿子去,一门心思在家养小女儿,平日里看的尤紧,不肯放出去一步,连罗念元一年回来一趟,想搭同门马车带妹妹去京城一趟都不成,被狠狠骂一顿。

无有其他,只罗玉铃实在长得招眼,自小生下来眉眼就带些姿貌冷俏,体量弱,脾胃也不健,稍微吃多便克化不了。

大了后稍好些,但还是不禁风的身量,性子却是个听话乖巧的,见家人回来总似乳燕投林,让人愈发疼爱。

罗家另外两房的舅母对此是诸多不满,荀永村困顿已久,更不可能出什么有能干的青年,女儿多是外嫁,这样养的闺女以后岂不是随便被人祸害,届时山高路远,娘家能怎么办。

对此罗念元还专门回来一趟,只几家子坐在一起看他神色沉沉,也不知商议了些什么,最后不了了之。

第2章变故

一直到那些商户投钱找垦荒的农户看坟,才突然坏了事。

那些回来的村民其实早就卖了地,没指望了。没成想却不知道被谁挑唆,找到罗家门上来,说罗玉铃父亲是入赘,不应聘田,而且罗家这些年来仗自家房中人还多丈了山地,让他们现在立刻腾出来。

当今朝廷户部严苛,逐地法规定各地按人头分地赋税,罗家纳了这么多年的人头税,到头来被人倒打一耙,罗玉铃父母气不过,跟着来闹事的人上山争论,结果一行人没找准路,踩到了碎崖边上,直接摔了下去五六个人。

罗玉铃父母当即没了命,其余几个闹事的死死伤伤。

一时间天都塌了,谁知屋漏偏逢连夜雨,罗念元参加乡试,被人询查户籍后逐出学子名录,继而入狱,罗家另外两房兄弟想尽办法在外各处打听回来,才得知荀永村早就顶替抄进了罪臣家产,五代不得入仕,反之既是重罪。

可罗家毫无门路,到了这种境地也只能能顾一个是一个,想着趁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