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每个人都很懂事,懂事得让人心疼。
“先不用收她们钱了。”收起今天的药方单,沈万山低声嘱咐沈妙道。
家里养五个孩子不容易,几个孩子们来时身上想来也不会带什么钱,与其等会开口要钱会让她们感到窘迫,不如等以后再说。
沈妙看着外面的那辆三轮车,心里不太放心,“我听盼娣说她们家是岔河村四队的,大晚上的离得这么远,她们回去会不会不安全啊。”
“嗯?”沈万山睨了她一眼,“这才多大一会,她家是哪村哪队的你都打听出来了?”
沈妙:???
爷,这不是重点好吧!
“那你是咋想的?”
沈妙继续说道:“要不让她们先住咱家?二楼的那几间空房能住人,等明天给她城里干活的男人打个电话再叫接走。”
“听说她男人是个小包工头,估摸着在家也能说上话。我瞧她婆子不是个善茬,没个当爹的撑腰,今儿黑她们要回去肯定没好果子吃。”
“嗯,中,”沈万山一边点头一边揶揄她道,“你这怪能啊,人家爹在市里当包工头的事儿都知道了。”
沈妙:!!!
哎呀!这根本就不是重点啊!
商量好后,沈妙便进屋想着跟王琴商量一下,看她愿不愿意带着孩子暂时留下一晚。
见沈妙和沈万山这般好心地为自己着想,王琴的眼泪又止不住了,即使坐在床上也不停地弯腰向她道谢:“谢谢妹子,谢谢叔,真是谢谢,谢谢你们了!”
摸去脸上的泪,女人继续道:“其实我也知道,要是她爹不在家我今天是进不去这个门的,就是妞们来拉着我回去,俺娘儿几个也得在外头过夜。”
“恁婆子都这么狠心吗?”沈妙不禁叹了一句。
“唉……”
女人点点头,似乎有一肚子的委屈要说。
扭头看向外堂的方向,沈妙真想给沈万山使个眼色证明自己的清白:
爷,你看,不是我爱打听,是她自己要跟我说的嗷。
第17章 第 17 章 救救,救救她…………
同是姓王,同是住在岔河村,王琴和王穗花的命运却全然不同。
其实,王琴的婆婆李桂花早年也不是这样的,王琴又能干、又会打理家事,进门第一年就怀上了孕,所以她简直是把王琴当亲闺女照顾着。
直到她生下了大女儿招娣,日子才逐渐开始发生了变化。
村里计划生育抓得没有那么严,头一胎是女孩也没关系,只要第二胎能是个儿子,凑在一起正好凑成一个“好”字。
几年后,王琴又怀孕了。
为了确定她肚子里的孩子是男孩,李桂花狠狠心,花了大价钱带她去市里做B超,医生也明确告知她是男孩,结果九个月后,盼娣便在李桂花的盼望下呱呱落地了……
这下不止是李桂花,王琴的公公周民也开始急了。
两个生育名额是用完了,可周家还没个可以传宗接代的小,这可咋办?
于是商量一番后,两口子决定搏一搏,把盖新房的钱省下来给儿子交超生的罚款。只要王琴的第三胎能是个男孩,那这钱交得就值!
终于,王琴的肚子又大了起来。
这次谁见了她的肚子都说会是个儿子,她也比前两次更爱吃酸,不成想等来娣出生时竟还是个不带把儿的妮儿。
不是男孩,李桂花和周民自然不肯交这笔罚款,于是,没办法挂户口的来娣便成了黑户,到了年纪也不能上学,只能在家里帮着母亲和姐姐做家务。
周家一脉单传了好几代,可不能在他们这代绝了后。
为了能让王琴生下个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