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4 / 4)

的“万元户”诞生了。高果林,高果园一下成了名人,高果林甚至成了那个县城的万元户代表。几次披红挂彩进县里作报告,进市里作报告,最后,竟然去了省里,一下子成了农民联产承包的代表。这兄弟俩念着准好的稿子,内心一片战战兢兢。等一切虚华结束,兄弟俩回到老家,这位书记大笔一挥,强迫一般的,将很多没人承包的山头,都给了老高家。

现在,别说还钱,老高家把所有的钱买了树苗,果苗。最后,家里穷了,没关系呢,这位热情的书记又带着他们去贷款,好吧,高橘子的钱没还了,家里现在还有几万块外债呢。本身种果树,承包果林就是个周期很长的事情。所以,到现在,别说高果园,高果林。老高家任何人都不敢出现在高橘子的面前,这种关系的拉长,已经呈现越来越远的趋势。中国有句古话,走亲戚,越走越亲。这亲戚不走,那就远了去了。

赵学军微微叹息,只觉得这事儿透着一股子戏剧一般的玄妙。味道很苦,很酸,有股子说不出来的滋味。上辈子,他舅舅是办粉条加工厂发起来的。那都是九十年代初期的事儿了。这种包果园的事儿,赚大钱是一定的。不过以这种方式富裕,倒是真的出乎赵学军的意料。前辈子在书籍报纸里看过相关的故事,只是没想到,老高家又演了一遍!

赵建国恢复工作后,没有回到江关县。组织上安排他去了人大当副主任。赵家冷了一段的门庭,又奇迹一般的热闹了起来。消失的朋友,同事,都回来了。一些见到赵建国就躲的很远的人,现在远远地见到立刻会迎上来,亲切的问候,对前些日子发生的事情表示异常气愤,以及愤慨。他们例举了好多与那些势力作斗争的故事。有人甚至声泪俱下的讲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