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铮闷笑了一声,又立刻藏住,微微垂首,眼眸半敛,浓睫轻颤。

他将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讨好的笑容,双手轻轻交叠放在椅子的边缘处,一副乖巧听话的模样。

顾瑶只关心傅知寒的知情权,问道:“你背着他做的?”

王铮 “诶呀” 来“诶呀”去。

见其又欲吊自己胃口,顾瑶瞬间摆出一脸“拉倒” 。

腿疾收,脸骤沉,顾瑶作势就要开始批公文。

王铮手忙脚乱地爬起来,站到顾瑶身后笑眯眯地给他捏肩膀:“别生气别生气。那小子跟我们一伙的嘛。懂事多好!”

顾瑶给了王铮一个伺候自己的机会。

在享受了一番王公子贴心的按摩服务后,顾瑶微微皱着眉头,一脸头疼地说道:“那你们现在打算怎么办?我是说,世家那边。你们能接受这种被动的局面?”

王铮用拳头轻轻砸了砸顾瑶的肩头,不满地说道:“怎么说话的?什么你们我们,我们难道不是一伙的吗?”

让王铮逮住了可以撒泼的由头,他也假模假样地埋怨起来,随后便停下了给顾瑶敲肩捶背的动作。

不过没一会儿,他就被自己给逗笑了,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接着乐不可支地勾住顾瑶的肩膀,另一只手随意地比划着:“我们本来的打算是给李华他们恶补功课,别让他们烂得太荒谬,这样我们都能给他们吹成绝世文章。”

顾瑶能理解。

毕竟李华的亲爹就是公认的天下第一文宗。啧啧啧,世家掌握话语权就是好啊……

“不过这样的话,李华他们也并不逃避审判。”顾瑶若有所思地说道,“能把江月送到天行里,而不是迅速下诏狱,说明这个人证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王铮满不在乎地说道:“所以就是想把事情含糊下去嘛。丢人的又不止他们。多大点事儿。”

顾瑶有些意外地瞥了王铮一眼,疑惑地问道:“什么意思?你们都不觉得这是大事?”

“不就是想改制科举吗?”

王铮见顾瑶看过来,立刻抛了个媚眼来勾住他,嬉笑间流露出一抹玩世不恭的味道。

“谁看不出来啊?李华什么的都在其次,不就是这个制度不合理,想要拿走他们的一部分特权嘛。”

顾瑶愣了愣,一时之间不知该作何反应。

他本以为世家对科举改制的阻力会很大,没想到他们竟然……没有那么重视?

王铮自顾自地感慨着:“像李华这样的……弱智,何必去参加科考呢?拿个封荫不就好了?宋时清都没考呢。我们都觉得,他实在是太丢李氏的人了。”

他微微摇了摇头,眼神中带着一丝轻蔑与无奈,仿佛在为世家出现这样的人而感到惋惜。

……啊。原来是如此。

顾瑶瞬间了然。

他的眼眸中闪过一抹明悟之光,心中原本的疑惑也随之烟消云散。

就科举体制而论,现有制度下对李华他们的偏袒,根本无法触及世家利益的核心。

门阀世家的核心权力始终牢牢掌控在对知识的垄断之上。

在这种垄断格局之下,李华那般不学无术的子弟属实为少数。

真正能够支撑起世家一代又一代辉煌的,恰恰是如王铮、谢明修这般的人物。可以说,美貌、知礼、聪慧、世故等诸多品质,如同繁花簇锦般层层堆叠在他们身上。

他们是世家大族倾尽资源精心雕琢出的 “门面”,亦是世家得以延续辉煌的关键所在。

然而,仅就科举而言,又怎能轻易找到如此众多的人才呢?

人,总归是不够用的。

而若要用人,几乎只能倚仗这些大